“嗯!”
“不需要了,不過既然你主動要給錦囊,那我就給你們儒家一個錦囊吧。”
“哦!愿聞其詳。”
張良不置可否,靜靜等待這位突然繼承墨家的神秘人物開口。
“儒家小圣賢莊聞名天下,但是只能夠在齊魯之間傳播,甚至聲勢越來越小,天地間世家弟子只想去學那法家,牢牢將秦國律法記在腦海中,準備去秦國為官。”
“加入儒家學習的諸多子弟都是為了學習文字,為了更好的了解秦律罷了,一旦有入秦為官的機會,會毫不猶豫的背離儒家,就如同那學自荀子的李斯,他可不認為自己是儒家傳人,更多時候認為自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想必伏念顏路和你對于儒家這種表面一平浪靜,底下暗潮狂涌的情況有所了解。”
“巨子想要說什么不妨直言。”
張良臉色隱隱有些不好看,但到現在這位墨家巨子對于儒家的點評都沒有一個錯誤,容不得他不憂心。
“連外人都能夠看出儒家的內憂外患,儒家在這個世界該何去何從呢?”
“舊的時代已經毀滅,在這新的時代,所有人都要用一種新的方式適應這個天下,適應不了的都應該死去,被埋葬在歷史的塵埃中。”
“秦國燒毀了所有的詩詞歌賦,贊頌文章,只在咸陽有一份備份,不允許天下士子做詩詞文章,不允許夸耀秦皇的豐功偉績,儒家弟子的本事都已經被廢去大半。”
“修身治國平天下,以后這句話只會成為一句笑話,能夠修身就已經算得上是頂尖的儒家弟子了。”
唐玄明直言不諱的嘲諷,甚至閑著還不夠,說話越來越毒。
“我看你們儒家不如主動改名成為法家,那樣始皇帝還會高看你們一眼,你們的荀子號稱學習了孔孟之長,對儒家學說進一步的發展。”
“可是他兩個弟子全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你說這好笑不好笑,不如干脆就改換門庭算了。”
張良臉色鐵青,再也沒有了讀書人的那種意氣,板著臉問道:“不知道墨家巨子此言何為?我等辛辛苦苦長途跋涉而來支援墨家,你就是如此對待我等?”
唐玄明面色平淡如水,看著這個涵養不在的讀書人,繼續平靜的道:“墨家這個當世最大的顯學已經已經隨著機關城的被發現將要毀滅,但毀滅了機關城,秦國的鐵蹄也會止步,對于我等的追殺不會繼續。”
“畢竟墨家對于秦國一統天下也有極大的幫助,可不僅僅只有道家有天、人之爭,墨家當年也曾分裂,一部分弟子融入秦國,成為了秦墨,有這一部分香火情在,秦國的鐵蹄到機關城也就止步。”
“他會給剩下的墨家弟子機會,沒有了世間凈土,這一批反抗秦國暴政的墨家弟子也就失去了根基,只要給秦國時間,剩下的墨家弟子自然會漸漸的對它失去敵意,畢竟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千古不變的。”
唐玄明略帶嘲諷的說最后一句話,也不知道在指什么。
張良在經過最初的憤怒之后,反而平靜了下來,對于墨家這位新任的墨家巨子真的是心悅誠服,感慨道:“寥寥幾語就將天下大事說的如此透徹,墨家選了你作為新任的墨家巨子真的是巨大的福氣。”
“別忙著拍馬屁,說完墨家就該說了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