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樣的實力和境界,他們越發的不把朱雀志尊,玄武至尊和伏羲至尊看在眼里,因為他們自認為與他們的實力遠遠比第一次神魔大戰和第二次神魔大戰的實力要強大。
而當年的四大自至尊,無論是第一次神魔大戰組成的四大至尊,還是第二次神魔大戰的四位至尊,功勞都是極大的,但過去終究只是過去,不應該坐在功勞簿上。
他們當年之所以顯現的無比強大,只是因為他們足夠幸運,被四大圣獸選中,能夠組成四靈大陣,因此顯得無比強大,事實上他們和普通的至尊沒有差別,在如今有三十余位至尊的情況下,他們雖然依舊強大,但在人群之中就不是那么顯眼。
他們的意見也就不再不可或缺。
而且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原因,當年第一次神魔大戰和第二次神魔大戰的間隙,雖然是為了對抗主神,但使用的政策依然讓人覺得難以理解。
利用無數人族同族之間的互相殘殺,以期待培養出最為頂尖的人族至尊的政策,還有那主動,每年都將部分人族送往魔界,讓它們在魔界地牢之中度過剩下的歲月這種無比距入的政策在當時看來合情合理,雖然悲憤,但必須要做,可如今,在原來和平的眾多修行的看來卻不是那樣。
他們痛斥當年的政策,并且不怎么理解。
原本不應該出現這種反智一樣的浪潮和言論。
但無人阻止。
甚至愈演愈烈,在和平年代的第三十五年,有人甚至直接跳出來,怒罵當年的四大至尊,認為第一代四大至尊完全是為了人族鞠躬盡瘁,是拯救人族的英雄,應該為他們立下永久的神廟,但到第二代的四大至尊卻變了味道,因為當年的政策無論是像魔界修行者,還是讓人族進行殺戮,以此培育出新一代的至尊,都是經過了活下來的三大至尊朱雀志尊、玄武至尊、白虎至尊的同意。
白虎至尊已經在第二次神魔大戰之中毀滅,人他的功過就不再去表述,而活下來的朱雀至尊和玄武至尊卻必須要為當年的政策做出一個交代。
當有人說出這樣一番言論時,便是朱雀至尊、玄武至尊都為這樣的風波所震撼。
甚至最為激動,最為狂熱者甚至說出要讓四大至尊償命,或者說讓現在活著的朱雀至尊和玄武之君償命。
居于云端,從天穹之上俯視整個世界的唐玄明倒是很平靜。
他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變化,甚至不因為這樣的變化所感到震動。
甚至于他饒有興趣地搬入著小板凳,掏出一個大西瓜,就在九天之外隨手吃起瓜來,在九天之上給他看的更加清楚,更加明白。
這樣的浪潮之所以發動,并且對當年的典故了解的無比清楚,是因為背后有人族新至尊的影子。
人族的新生代的至尊道倒并不是想要讓曾經的是拿至尊去死,而是想要讓四大至尊付出點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