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須銀鬢八尺長,仙風道骨袖里藏。
這似乎是大多數人對于道士的印象,然而現實卻往往不是如此。
李常書只是個落魄的道士,一身麻衣襤褸,一頭花發蓬亂,雖然也留著和道士一樣的仙鬢,但整個人卻跟街邊老乞并無太多不同。
是的,他已經老了,年歲已有六十許,膝下卻無子孫照料,若無意外,就算現在橫死在臭水溝,也不會得來任何唏噓。
其實他本不該落魄至此的,甚至想要妻榮子樂也并非不可能,可是這些東西,都被他自己拋棄了。
李常書原本是一書生,家中也算是書香門第,然,屢試不中,到了三十多歲也只是個秀才,這對于書生來說可是莫大的悲哀。
畢竟苦讀十數年,花費的錢財并非小數,最后卻連個舉人也考不中,這還有何顏面回鄉?
所以,在最后一次考試仍未中舉之后,他索性便拋了籍貫,忘了家中妻兒,渾渾噩噩在京中閑游。
然,百無一用是書生。
對于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李常書來說,想要在京中生活,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只得如乞兒一般每日坐在街頭,和別的乞兒搶食別人施舍下的殘羹剩飯。
最后還是因為能識得幾個大字,偶爾得一老道指引,才得以進入觀中,成為了方外之人。
人言山中無日月,一進一出數十年。
讀著觀中道書經典,跟著師傅行善積德,聽著香客們的感恩懺謝,李常書對于拋妻棄子的歉疚也日漸減少,果真把自己當成了一心修仙的道人。
然而,人終究是人,修仙之談只在于傳說,即便已經為道幾十年,李常書也不可能真正的絕情斷性。
這一點,在那震撼性的消息傳來時,他才恍然意識到:
“云州告急,大疫橫行,亡者過千,尸橫遍野!”
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李常書道心劇顫。
云州城,那不正是自己的老家嗎?妻兒可安否?自己為道數十年為道,應為她們攢了不少功德,她們應該不會有事的吧?
心中不安,還沒來得及好好安慰自己一番,第二條消息便已經傳來:
“皇帝陛下有令,命勇武候率軍突襲,速速平定疫亂!”
率軍突襲,平定疫亂!
這意味著什么?相信有點閱歷的應該都能明白。
云州…將亡矣!
李常書這次是徹底坐不住了,腦海中頻頻浮現出當年離家時妻子的滿滿期盼,幼子的嚶嚶輕啼。
他這才發現,自己原來虧欠了他們如此之多,為夫為父,未能盡到絲毫責任不說,自以為修了幾十年功德,到頭來也只換來一場疫亂。
該怎么辦?一夜白頭。
他最終還是破了道心,封了道門,孤身一人,踏上了回往云州的路。
回鄉啊!
數十年來第一次起了這個念頭,也第一次如此殷切,然而…終究是不勝人力。
他一個六十余歲的老者,能受到多少勞頓?僅僅一天光景,便如喪家之犬一般倒在了路途中。
掙扎,痛哭,換來的只是更加的狼狽,李常書絕望了。
至少…至少讓我回去看看她們啊!讓我為她們做些什么,讓我彌補這數十年來的虧欠!
若能如此,就算把所剩余生都奉上,那也是萬般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