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儒生剛闖進來時,就大聲喧嘩,將酒樓的客人們吸引出來。此刻,他們都探出腦袋,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看向大堂里那名青年。
不少賓客認得,此人叫淳于瓊,是稷下元老淳于髡的孫兒,在同輩中以雄辯著稱,鋒芒極盛,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他。
他們很好奇,能讓淳于瓊率眾前來挑釁,而且沒法在言語間占得便宜,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楊崢,到底是何人物?
無數人注視下,淳于瓊眼神陰冷,“今年入試,由我們儒家負責主持,所以,審查規矩也由我們來定。你放心,我會一視同仁!”
話雖這么說,其實他早就做足準備。
亂云山刺殺一案,涉及太子和朝局,為了保住顏面,太子下令封鎖消息,不敢讓詳情泄露出去。都城上下還不知楊崢的風采,淳于瓊卻了然于心。
孟家暗中派人告訴他,楊崢能駕馭龍脈之氣,神魂力量必定很強,他這次當眾挑釁,萬萬不可輕敵,得給楊崢加大難度才行。
所謂的一視同仁,只是故作姿態而已。
他從袖里取出一支毛筆,隔空拋給楊崢,說道:“按學宮規矩,所有參試者必須是三境以上,前期考察你們的根基,無非是力、氣、神三項。”
楊崢拈在手里,隨意一掂,感覺分量太輕,不知對方想耍什么花樣。
“你手里這支筆,叫泰山筆,筆桿內部刻有精密陣紋,一旦被灌注進真氣,它的重量就會迅速增加,同時變換不同的顏色。”
他事先把其中機巧說出來,顯得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沒有要算計楊崢的意思。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這支筆被專門做過手腳,跟普通的泰山筆完全不同。筆桿內刻有雙重陣紋,也就是說,它實際增加的重量,比表面看起來重兩倍!
楊崢是天才,那又怎樣?他今天要坑的就是天才。
“赤橙黃綠青藍紫,每變一種色彩,泰山筆就會加重一百斤,變成紫色后,它將重達七百斤。你只準用三根手指,如能承受五百斤,并且揮動自如,這一關就算通過。”
在戰國時期,只有兩種重量單位,即斤和鎰。那時的斤跟現在不同,一斤足足有十六兩,一百斤,就相當于現在的一百六十斤,重量十足。
按學宮規矩,五百斤就算達標,這是因為,對三境武修來說,指力能達五百斤,已頗為不俗。如果換成拳頭,考生肯定能一拳轟出上千斤不止。
楊崢當然能做到這點,但問題在于,筆內暗藏玄機,實際上,他唯有將一千斤的重量信手拈來,才能讓眾人以為他過關。
而事后,淳于瓊只需趁人不注意,觸動筆內的機關,就能立即將偷加的陣紋抹除,證據一毀,楊崢便毫無辯解的余地。
楊崢轉動著筆桿,說道:“可以開始了么?”
淳于瓊點頭,眼里閃過狡黠的笑意。
楊崢把手伸出欄桿外,以三指捏住泰山筆,豎垂在半空,開始向筆內灌注真氣。在眾目睽睽下,筆桿表面果然迅速泛起赤紅色光華,明亮照人。
“一百斤!”
酒樓的賓客們幫他數著。
楊崢的三根手指感受到泰山筆的分量,臉色微變,隱隱覺得不對。一百斤跟兩百斤的差異,他還是能辨別出來的。
“不對,怎么這么重!”
淳于瓊聞言,環顧樓上客人們一眼,譏諷道:“枉你還有三境修為,這才區區一百斤,你居然就嫌重?”
后方那群儒生跟著嘲笑起來。
如果是普通人,用手指捏住一百斤的重量,當然會覺得沉重,但對修行者而言,煉體后力量暴增,這根本算不了什么。
儒生們筆走龍蛇,行云流水,除了倚靠精神力外,最倚靠的便是指力。當世的頂尖大儒隨手揮筆,便能爆發出萬斤之力,他們的手指得先承受住才行。
楊崢眉頭皺起,雖然察覺出古怪,卻也懶得跟他們計較。他的肉身力量極強,底氣充足,倒要看看對方能耍多少手段。
緊接著,橙光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