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楊崢跳進了另一個坑。
楊崢不愿跟他廢話,提起手中泰山筆,指向下方那口大酒缸,沉聲道:“來吧!”
……
……
雅間里。
那個糟老頭翹著二郎腿,躺在食案后,瞇著眼悠哉悠哉,神念卻在密切感知著大堂的動靜,期待見證楊崢的修煉表現。
不知是酒醉的緣故,還是由于心情愉悅,他老臉上的紅暈變得更深沉,像是黃昏時分的鮮艷殘陽。
“小白,當年我讓你參悟《成相篇》時,你悟到幾成來著?”
荀圣治學一生,淵渟岳峙,高深難測,共寫成三十二篇道法。那日溫青送給楊崢的《解蔽篇》,排在第二十一,今日這《成相篇》,則是第二十五篇。
圣人親口傳道,這是一場多么大的機緣。
而剛才,二先生蕭白出面,讓楊崢繼續使用重筆,原來并非他故意刁難,而是遵照荀圣之命,有意考察楊崢的天賦。
圣人親測,哪能再是普通審查標準?
現在,到驗收成果的時候了。
對面的蕭白正襟危坐,聽到老師詢問,不敢有絲毫怠慢,答道:“三成。”
荀子嗯了一聲,隨口說道:“小青當年的成績,我記得很清楚,只有兩成。論悟性,他不如你。”
溫青不如蕭白,至于楊崢,悟性顯然遠在這兩人之上。
一向板著臉的蕭白,難得露出微笑,對這份表揚很受用,“老師,您是不是對那小子太高看了?初次見面,就教他《成相篇》……”
蕭白人如其名,性子剛烈直白,不拘禮節,在老師面前直抒胸臆。他清楚,《成相篇》一出,意味著楊崢將很可能走上他和溫青的老路。
他還不知道,楊崢的收獲高達六成。
荀子咂了咂嘴,悠悠道:“若說見面,的確是第一次。不過,亂云山的事,我也聽說了,你師兄回來后,對那小子贊不絕口,說他是不世出的天才。”
蕭白皺了皺眉。
凡是能入師兄溫青法眼的人,多是儒雅溫順之輩,他都不屑一顧。他原本以為,楊崢的脾氣更像自己,既然老師這么說,他怕是看走眼了。
“僅靠三境修為,就能駕馭狂暴龍脈,若非小青親口所說,我肯定不信。本打算改天抽空再看楊崢,沒想到,韓國那小子不在,卻在這里遇見了他……”
荀圣師徒親臨聽風樓,原來并非偶然,目的竟跟楊崢一樣,也是來找韓非。
韓非被稱為韓國第一天才,名氣極大,因此,荀子有意來考察他一番。
結果,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韓非不在,他們倒是無意中碰上楊崢,目睹了今天這場鬧劇。這個聲名還不顯、天賦卻更耀眼的少年,闖進他的考察視野內。
這就是楊崢的機緣。
當初他聽到鄒衍的消息后,有心想結交那位大宗師,結果失之交臂。今日,他不知是荀圣親臨,仍在記恨這糟老頭,哪曉得已博得對方的青睞。
失之宗師,收之圣人。
緣,不可強求,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