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十六畫的字,念biang,二聲,起源自秦始皇的老家咸陽。著名美食biangbiang面,正是這個寫法。
楊崢主動挑戰最高難度,一口氣寫完后,已是精疲力竭,無暇再理眾人的反應。
偌大聽風樓,此刻鴉雀無聲。
所有人瞠目結舌,望著緩緩消散的繁密字跡,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一千四百斤、五十六畫……
他們不敢相信,楊崢竟有如此強橫的神魂,以如此夸張的方式,回應蕭白和淳于瓊的刁難。相比之下,那點伎倆顯得蒼白而拙劣。
他們一時詞窮,不知該以怎樣的話語,來贊嘆楊崢的驚人壯舉。
毋庸置疑的是,今天這場鬧劇,必將轟動整個臨淄,不僅成為滿城熱議的佳話,更將在學宮歷史上書寫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十六畫生,必是今年冬試魁首的最大熱門。
誰敢不服,就讓他提筆來試試!
李鼠站在楊崢身后的門口,默默盯著那些字跡,激動得熱淚盈眶,為主人感到自豪。
他活了十七年,習慣了被人欺凌,低聲下氣,從沒像今天楊崢這樣,昂首挺胸,以驕傲的姿態面對強敵。
他以為,圓滑世故是最明智的選擇,所謂的尊嚴不值一提。直到現在,他才體會到,直抒胸臆是多么熱血而暢快的事情。
他以為足夠了解楊崢,直到現在才明白,這世上最頂尖的天才,是無法以常理揣度的,面對如此耀眼的天賦,就只有贊美和景仰的份兒。
他很慶幸,自己能站在楊崢身邊。
牛暗形也站在門口,望著楊崢的身影,滿臉欣慰。
“蕭白親自出面打壓,若是換成別的年輕人,早就心灰意冷,亂了方寸。這小子臨陣學藝,竟能達到如此境界,就算是荀圣親臨,也得拊掌叫好……”
他不知道,楊崢能狂寫五十六筆,固然是憑借強大的神念,但荀子親授的《成相篇》同樣功不可沒。如果規規矩矩,按淳于瓊給的筆法寫,楊崢絕不可能做到這點。
畢竟是圣人絕學,威力無窮。
他更不知道,荀子本人就在場。
不遠處的雅間里,蕭白感知到外界的情形,素來僵滯的面部也浮出驚訝神情,不敢相信自己的感知。
“就算有《成相篇》,也不可能達到這種地步吧?老師,他究竟參透了幾成?”
當年,他初次修習《成相篇》,能參悟到三成,一氣連寫十八筆,比溫青還多出三筆。他意氣風發,這些年引以為榮,不信有人能超過他。
然而今天,他親眼見證了一個妖孽的出世。
荀子笑著抬起右手,又伸出左手食指。
蕭白瞳孔驟縮,如遭雷擊一般,坐回席位上,啞然無語。他忽然覺得,自己剛才對老師說的話,變成了笑話。
楊崢用行動證明,把賭注押在他身上,會輸么?
不存在的。
學宮諸子百家,誰能把他招到麾下,誰就幾乎鎖定未來十年的祭酒之位!
荀子負手而立,望著門外,問道:“你從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他看似波瀾不驚,其實是整座樓里最感到意外的人。因為,只有他能聽出,在楊崢最后揮筆的剎那,那狂烈風聲間,摻雜著極細微的龍吟。
他隱約猜到了楊崢駕馭龍脈的根源。
蕭白沉默片刻后,心情平靜下來,回想著楊崢先前的一舉一動,答道:“天才。在筑基期內就能這么強大,他是我生平所知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