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鶴以賭坊的幌子掩人耳目,在臨淄城經營多年,可以說是天衣無縫。若非被楊崢識破,齊王就算再裝一年病,也未必能挖出他的老巢。
毫無疑問,朝廷得給楊崢記一大功。
這時,一名高大老者從陰影里閃出,鶴發銀髯,白衣飄飄,身姿矯健如仙人。
“獎賞之事,我看不必。婁鶴這些年干的勾當,大王心知肚明,無非是買通各家操盤罷了。姓楊的小子能窺出底細,必然在婁鶴的拉攏范圍內。”
他走到榻前,朝齊王頷首行禮,自行坐到旁邊的太師椅上,神態淡然,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毫無拘謹收斂之意。
“他肯棄暗投明,檢舉婁鶴,這是每個臣民的本分。什么時候起,不投靠叛黨,也算是一份功勞了?忠于大王,難道不是他應該做的?”
齊王啞然一笑,“老祖所言極是。”
他雖然裝病,卻在都城內外布滿耳目,密切監視著朝局,從沒失去掌控。
他早就聽說,環淵老祖志在爭奪祭酒,曾派人上門招攬楊崢,企圖以勢壓人,結果被以兩個滾字轟出,顏面盡失。現在看來,此事屬實,老祖的心胸果然還是沒變。
他微微沉吟,說道:“不過,孤還是認為,得給他一些賞賜。即便不提今天這茬,先前在亂云山,他畢竟救過太子一命,孤如今既然病愈,便不能裝作不知。”
其實,早在楊崢進城當天,齊王便已聽聞他的名聲。技擊營復命時,將當日刺殺案的情形詳細稟報,因此,齊王深知他的驚艷天賦。
環淵輕哼一聲,礙于齊王的顏面,沒再繼續辯駁,臉色有些不好看。
齊王看在眼里,玩味地道:“孤親自下令,讓他成為你的關門弟子,權當賞賜,你看如何?”
成為軒轅派掌道真人的關門弟子,在道家地位超然,享受無限尊崇,對世人來說,似乎是莫大的恩賞。又有齊王親自降命,撮合此事,更是十分風光。
然而,楊崢不會稀罕這份賞賜,藏在它背后的真實用意,也很不簡單。
環淵微怔,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賞賜,不由問道:“大王何意?當日,貧道曾派……”
他本想把那日登門招攬被拒的過節說出來,讓齊王明白雙方的敵意,齊王迅速抬手打斷,替他保住顏面。
“那小子的天賦,孤略有耳聞,為大齊涌現出如此天才感到欣慰。他為學宮冬試而來,如果落入別的流派,對咱們道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說到“咱們”二字時,他略微加重語音。
環淵何等人物,瞬間便聽懂這其中的意蘊。齊王的立場已很明顯,他支持道家爭奪祭酒,壓過儒家荀圣的勢頭。那么,楊崢就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人物。
齊王親自出面,無論楊崢愿意與否,王命難違,都只能乖乖投入道家麾下。如此一來,即可彌補當日道家被拒的顏面,又能在祭酒之爭中搶得先機。
說白了,齊王是想當中間人,化解雙方的敵意。
環淵臉色漸漸緩和,心里承情,嘴上卻仍然逞強,說道:“道家人才濟濟,就算那小子不肯歸順,老夫隨手調教幾人,也足以打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