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撕心裂肺的咆哮聲,眾人都生出惻隱之心,不忍再直視他,心里感慨著,雖說無毒不丈夫,鬼谷子未免也太毒了。
剛才荀子的解釋,眾人聽得清楚,深深領教到鬼谷子的心機。提前播道種,拿他的畢生修途當游戲,只是為了賺取一時的得意,以及相應的氣運,這不正是縱橫家最擅長的手段么!
這一刻,在丹田劇痛刺激下,楊崢的神志非常清醒,這一個多月的經歷如同電影倒放一般,一幕幕從腦海里疾速閃過。
忽然,他想起了繚,想起了神秘人物托繚轉達的那些話。
“諸子百家,沒什么意思,都是一個樣兒。茫茫眾生,不過是被當成蠢豬養而已。”
他以前覺得,把收徒比作養豬,這個比喻太偏激,有污蔑各家圣賢之嫌。但此刻,他終于體會到了,自己在各方強者眼里,真的當成肥豬看待。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各家只在乎利益,他們被自己的天賦打動,想收下自己,無非是為了祭酒之位,為了賺取更多的氣運,何曾真正為自己的利益考慮過?
更有甚者,鬼谷子為了征服自己,竟使出下三濫手段,連基本的道義都不講。什么算無遺策,什么一家圣人,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和風險之上,這便是他所謂的縱橫捭闔之道。
世道不古,人心難測,連備受推崇的圣賢,都如此陰毒。他如果加入縱橫家,跟這樣的老師同流合污,那么,反正都是蠅營狗茍,這跟自己先前摒棄的魔道,又有何區別?
“切記,一定要離縱橫家遠遠的,千萬別碰上那老狐貍。”
他之前還不明白,現在落入鬼谷子的算計,已經太遲了。即使他能渡過這一劫,順利晉入道心境,從今往后,也只能走縱橫家這條路,違背自己的意愿,去學什么陰謀詭計、縱橫之道。
除非,他破罐子破摔,不計修行成果,毅然堅持初心。但這樣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現在想想,前路難行,就算入魔,又有何妨?
“我輩修道,所為者何?無非是得道長生、逍遙快活而已。你要記住,圣人與螻蟻,活著都是為了自己。”
這是那神秘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話,也深深戳中了楊崢的心。
是啊,人都是自私的,活著都是為了自己。即便是圣人,所做所想,也仍擺脫不了俗念,無非是不遺余力地賺取更多的氣運,獲得更多的壽元,最終長生不死。
人們修道行路,都是為了達到目的,通往夢寐以求的彼岸,只是走的方向和速度不同罷了。而各家推崇和宣揚的理論,固然令眾人信服,最重要的,也只是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由此而論,圣人與螻蟻,正道與魔道,又有何異?
只要他守住本心,秉持信念,保證死在自己劍下的,都是死有余辜的奸惡之徒,那么,就算是殺一萬人,殺千萬人,那又如何!
那人的話,楊崢終于懂了。
這一刻,他豁然開朗,大徹大悟。
于是,破而后立的契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