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楊朱可以說是一個極奇葩的存在。
他生于戰國初期,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后世眾生、尤其是不精通戰國歷史的人眼里,他的名字很陌生,似乎是個小人物。然而,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獨樹一幟,堪稱是一代宗師。
他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孟子曾如此評價:“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意思是說,楊朱的學說風靡華夏,跟墨家并駕齊驅,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學派。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楊朱當時家喻戶曉,引領風騷,一點都不夸張。
然而,到了中國近現代,如果不通讀歷史,人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這號人物,在不少歷史教科書中,此人仿佛從沒存在過。
墨子之名流傳千古,能跟他齊名的人,卻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這就是楊朱的奇葩遭遇。
這是因為,楊朱的理念太過特立獨行,宣揚“貴己”“一毛不拔”,被很多人認為他自私縱欲,傾覆道義,連孟子和莊子這兩位大師,也一致對他猛烈抨擊。
試想一下,同時被儒道兩家的大師貶低,而這兩家又在后世占據主流,歷代學者若想立足,哪敢再秉承楊朱的學說?楊朱尊崇老子,思想發源于道家,卻因為被莊子排斥,徹底被后世道家除名了。
于是,自從漢武帝獨崇儒術后,楊朱便從史書上銷聲匿跡。
但無論如何,楊朱在戰國初期的崇高地位,是永遠不會被抹滅的。在那個時代,他自成一派,睥睨諸子百家,這份風流,天下無出其右。
……
話說回到現在。
楊崢雖是穿越者,但如果他不是歷史系的高材生,或許未必知道楊朱此人。正因為熟悉楊朱的主張和地位,當聽到這個名字時,他整個人像弓弦一樣,瞬間緊繃起來。
得虧身軀無法動彈,否則,他必定勃然躍起,方能表達自己的震驚之情,“那個魔頭……”
他情緒激動,本來是想說,那個魔頭竟然是傳說中的楊朱,話到嘴邊,卻又猛然記起,自己在荀子眼里是不知情者,如果表現出對楊朱了解的樣子,怕是會引起極大麻煩。
他迅速把話咽了回去。
果然,荀子聽出他話里的異樣情緒,眉頭一皺,試探道:“有什么問題嗎?”
見荀子起疑,楊崢急中生智,改口說道:“那個魔頭,居然也姓楊,這難道是巧合?還是說,我真的跟他有極深的因果?”
楊朱姓楊,楊崢姓楊,連楊玄也姓楊。
跟龍魂霸體有關的三個人,姓氏竟然相同,這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
當然,楊崢心里清楚,自己姓楊真的是巧合,誰讓他穿越前就叫這個名字呢?
荀子早就想到這層,說道:“昨天下午,楊玄顯露出龍氣時,我便嚇了一跳。后來聽到他的名字,我更是意識到非同尋常,環淵應該也有同感。”
難怪在那一刻,荀子和百里之外的鬼谷子,都發出同樣的驚呼,“他竟然也姓楊?”(第111章)
原來令他們震驚的,不是楊崢和楊玄同姓,而是楊朱和楊玄同姓。
楊朱,才是令他們感到忌憚的恐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