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苦澀地道:“我的處境您很清楚,這有意義嗎?”
張蒼本來就是儒家弟子,李斯還沒邁進四境,兩人完全可以拜荀子為師。至于韓非,雖然是法家弟子,好歹還能悟道,指不定觸類旁通,有所啟發。
而楊崢,連道心都粉碎,這輩子注定與道無緣,即使參與這場考驗,也純粹是瞎折騰而已。
荀子聞言,嘆息一聲,揮動袍袖,釋放出精純的乳白色真氣,在床榻前方上空凝集,結成一道豎垂的屏幕。
屏幕上顯現出一座澄凈的湖泊,岸邊相隔不遠處,有兩名中年男子席地而坐,手中捏著魚桿,都在靜靜垂釣。
這兩人分著青白兩色長袍,正是溫青和蕭白。
楊崢目光微凝,“這是什么意思?”
眾所周知,青白二人水火不容,平時極少見面,一見面就會吵架,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享受垂釣的樂趣,這副景象實在太詭異。
莫非只是幻象?
荀子捋著胡須,注視著兩名愛徒的身影,說道:“你們看見的,是此刻正在發生的情景。這座湖就在后山不遠處,剛才我吩咐他倆,去湖里釣幾條魚來。”
難怪青白二人肯坐在一起,原來是遵照老師的命令。
韓非疑惑地道:“憑兩位先生的道行,要想抓幾條魚,還不是易如反掌,手到擒來。用得著枯坐在那里,等魚上鉤么?”
荀子呵呵一笑,“湖里養著一種靈魚,叫火鱗鯉,它渾身都是寶,血和肉是上乘補品,鱗和骨可以用來煉器。我跟他們說,不得用武力硬抓,以免鱗片脫落到湖底。”
張蒼聞言,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弱弱地問道:“前輩,您是不是想拿靈魚招待我們?”
楊崢眉頭微蹙,情知此事不像看起來這么簡單。
荀子又說道:“這倆師兄弟,一見面就爭嘴斗氣,我早就習慣了。我怕他們耽誤事,順便加了一條規則,誰先釣出三條火鱗鯉,我就給誰一份獎勵。”
青白二人針鋒相對,即使荀子沒開口,以他倆的關系,也肯定會不甘示弱,要在釣魚上勝過對方。這下倒好,荀子拋出獎勵,無異于煽風點火,倆人較勁是板上釘釘的事。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將難以預料。
李斯若有所思,說道:“聽起來,這更像是對兩位先生的考驗,不知需要我們做什么?”
荀子答道:“什么都不用做,你們只需要坐在這里,靜靜看著他們。等釣完魚后,每個人都得發表感想,誰的感想符合我的心意,我就收誰為徒。”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
楊崢更是無語,忽然想起小時候,老師帶學生們看電影,然后布置作業寫觀后感,這不是一模一樣么!如果只是看別人釣魚,這能有個錘子的感想!
他忽然意識到,怪不得荀子成心挑撥青白二人,讓他們斗起來,原來是暗藏深意,想讓大家從兩人身上得到啟發。
于是,屋里這老少五人,坐在一起,靜靜注視著青白二人。他倆紋絲不動,畫面彷如靜止,五人也跟著沉默,像入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