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丹藥達到五品以上,每提升一個品階,藥效都會有大幅提升。陳總管動用權力,給楊崢私加一階,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這個職務果然是肥差。
楊崢沒再推辭,畢竟是學宮每月都發的津貼,在明面上他受之無愧,是應得的。而且他很好奇,陳總管主動來獻殷勤,送出的究竟是幾品靈丹。
小心翼翼地打開后,盒里的六枚丹藥映入他眼簾,散發著丹藥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
陳總管自然清楚,憑楊崢的年紀和閱歷,不足以掂量出這份禮物的分量。既然是送禮,哪有不讓對方明白自己心意的道理?
他主動解釋道:“你是學宮客卿,按照規矩,每個月能領到五枚丹藥,算作修行津貼。考慮到你初來乍到,修行方面或有難題,我特意多贈你一枚,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這就是在賣自己的人情了。
“賢弟在冬試時的遭遇,我已聽說了,所以自作主張,沒再給你鞏固道基類的丹藥,這其中四枚,是用來滋補肉身的靈藥,另外兩枚可以緊急止血療傷。”
楊崢急忙道謝,“總管太抬舉我了。老實說,我只是歪打正著,無意中幫了你一回,這么重的贈禮,我著實受之有愧,惶恐難安。”
無事不登三寶殿,他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陳總管隨意說道:“賢弟不必客氣,你是荀圣面前的大紅人,我巴結還來不及呢!我可是聽說了,昨天你向荀圣引薦幾名青年,他老人家竟爽快地答應收徒了,呵呵,你的面子真大啊!”
楊崢聞言,暗暗吃驚,消息竟傳得這么快,才過了短短一夜,外界就有人知道荀子收徒的事,甚至還知道是他開口引薦的。
不過,他轉念一想,把張蒼調到荀子門下,必然要向學宮備案,陳總管大權在握,能聽說這件事,也在情理之中。這充分說明,此人是學宮內的實權人物,不可得罪。
對于這件事,絕大多數人還不知情。
他似笑非笑,試探道:“總管大人,你賣我這么大的人情,該不會是想通過我,有求于荀圣他老人家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陳總管收斂笑意,正色道:“賢弟聰慧,一下就猜對了。那就不兜彎子了,我的確有求于荀圣。你不知道,我膝下只有一個寶貝女兒,嫁給了儒家的顏墨……”
聰明人說話,點到即止,他沒再說下去。
楊崢立即聽懂了,想起冬試時那位專注看書的儒雅君子,問道:“你該不會是想請我開口,讓你女婿也當上圣人門徒吧?”
難怪他剛才提到荀圣收徒的事,原來是盯上了這茬。
陳總管點頭,“不錯。小婿顏墨這次名列三甲,雖然比不上賢弟,卻也是有目共睹。況且,他是先賢顏子的后人,乃儒家名門,想必荀圣前輩不會看低他。”
眾所周知,顏回是至圣孔子的得意門徒,位居七十二賢之首。顏氏一脈在儒家的地位超然,這些年來,一直夾在孟荀兩派中間,憑借深厚的底蘊,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如今,顏墨罕見地入學宮,代表顏家卷進兩派的斗爭中,外界都紛紛猜測,顏家此舉意欲何為。此刻楊崢才明白,顏墨瞅準的是荀圣,想成為圣人門徒。
不看僧面看佛面,荀子如若知曉此事,即便不看好顏墨,也得顧忌顏家的面子。畢竟,這涉及到儒家內部勢力的博弈,一旦拒絕收徒,就等于把顏家推到孟家的陣營里。
當然,站在顏墨的立場上,他肯定是想成功拜師,陳總管更想促成這樁,攀上一家圣人的高枝。
他聽到昨天的事后,就敏銳地意識到,讓楊崢來當引薦人,牽線搭橋,顏墨成功的概率將會暴增。這小家伙的面子,實在大得驚人。
于是,他親自跑來后山入口,等著給楊崢送禮。
見楊崢沉默,陳總管補充道:“今年的冬試,關系到明年的祭酒之爭,荀圣不會不關心。顏墨已進入儒家,明年勢必代表荀圣出戰,若能得到他老人家垂青指點,這會是互利共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