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火石間,一條計策迅速在楊崢腦海里成型。
他不著痕跡地掃過吳金榮,又看了一眼洛陽,視線落回司馬健身上。
司馬健見他沉默,寒聲道:“楊崢,別以為你當上客卿,我們就會怕你!學宮匯聚諸子百家,是鼓勵競爭和切磋的交流平臺,在這里,只有強弱之分,可不管你是什么職務!”
楊崢譏諷道:“強弱這兩個字,從你嘴里說出來,難道不是笑話?短短幾日前,你還是我的手下敗將,被當眾打暈,又有什么臉面,敢跑來跟我耀武揚威?”
他不相信,光天化日之下,這些人真敢一擁而上,在學宮內公然群攻客卿。
司馬健臉色頓時難看,攥緊拳頭,咬牙切齒地道:“死到臨頭,你還敢嘴硬!實話告訴你,學宮為了激發大家的奮進之心,在建立之初就定下一條規則:同境之人可以互相挑戰,只能認輸,不能拒絕。”
同境之間,實力差距不算太大,不存在恃強凌弱的情形。如果實力不濟,自認不如,可以主動認輸,但這樣會損失顏面,在勝者面前抬不起頭來。
學宮正是采用這種手段,激勵所有人奮發修行。如果打不過,那就刻苦修煉變強,超越對手,爭取下次扳回一場,挽回自己的顏面。如此一來,每個人心里都有危機感,便不會消極度日。
學宮人才濟濟,除非是那些巔峰強者,否則,在同境內往往會有千人之多,競爭壓力巨大。從理論上說,一個人擁有數千個潛在對手,因此,這種挑戰又被稱作千人之戰。
從進入學宮的那一刻起,這場千人之戰就開始了。
司馬健趾高氣揚,“在冬試時,你仗著修為比我高,僥幸奪魁,有什么了不起?既然你現在是四境下品,那么,按照規矩,你就得接受四境的挑戰,即便你是客卿,也不能例外!”
這話說得沒錯,楊崢能在冬試中力挫群雄,那是因為他的對手都處于三境,他在境界上不會吃多少虧。但如今,他已破境,要面對的不再是同屆考生,而是龐大的學宮門徒群體。
以四境下品,對抗四境中品、上品,甚至圓滿,還沒開戰,他就已落在下風。眾多修為更高的師兄們,可不像初出茅廬的新生一樣,他們的學齡至少在一年以上。
在學宮修習一年,這意味著什么?別的不說,光是千人之戰,他們就經歷過很多場,可以說是戰斗經驗豐富,不會再像剛進學宮時那樣柔弱稚嫩。
楊崢處于四境最底層,他要面對的敵人太多,也太強了。
他現在終于明白,為何司馬健帶來的幫手,清一色都是四境修為,原來,這小子是要拿千人之戰的規矩,公然欺壓他,讓他無力承擔,只有低頭認輸的份兒。
司馬健咄咄逼人,繼續挑釁道:“楊崢,算你小子走運,進入學宮后,就一直躲在后山,讓我們沒法挑戰。今天既然已經露面,你沒法再逃避,那就迎接狂風暴雨吧!”
他本來是想罵,楊崢當縮頭烏龜,但后山是荀子的居所,涉及到圣人威嚴,他不敢大放厥詞,只能趁著這難得的機會,將楊崢堵在半路上,派人發起挑戰。
話音剛落,他身后走出一名大漢,冷冷盯著楊崢,振聲道:“兵家,賀政宗,挑戰楊崢!”
他故意催動內力,將這道話音擴散出去,在附近空間內震蕩。
今天這番千人之戰,擺明了是要讓楊崢顏面掃地,當眾無地自容,自然要廣而告之,吸引更多人前來圍觀,看楊崢出丑。
緊接著,又有一人出列,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