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孟嘗君還沒開口,馮諼的反應很激烈,足智多謀的他,本以為楊崢會坐等收錢,沒料到還有更驚人的變故在后面。
他緊緊盯著管家,催促道:“把情況說具體點!”
管家將一封書信遞給孟嘗君,稟報道:“田淵少爺去孟府作客,也是在回來的路上被人綁架。不同之處在于,這次對方在路上隨便截了個乞丐,將信送進府里。”
孟嘗君沒說話,拆開信。
馮諼則問道:“那乞丐呢?他有沒有記住對方的面容,或者是某些特征?”
管家搖頭,黯然道:“我問過了,那人帶著斗笠,他并沒看到相貌,但能從聲音中聽出,是個年輕人。”
馮諼眉峰緊蹙,對這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滋味很惱火,讓他退下。
很快,孟嘗君看完信,引燭火將其焚毀,“是同一個人干的。那小子在信中說,濟兒告訴他,我這個當爹的很摳門,不會舍得花五千萬贖人……”
馮諼聞言,表情變得精彩,不知該說什么好。
“他怕白忙活一場,賺不到贖金,就聽從濟兒的建議,將我更喜愛的淵兒也綁走。不止如此,他還愿意減少兩千萬贖金,威脅我說,再不贖人就真的撕票!”
說這話時,孟嘗君臉色陰沉,被氣得不輕。他難以置信,都是同父所出的手足兄弟,田濟為了保命,竟主動提議把弟弟田淵也拉下水,逼他不得不贖人。
由于這番說辭合情合理,天衣無縫,他無法察覺出,這是楊崢故布的煙霧彈,其實使用了著名的減灶計。
此計的首創者不是別人,正是昔日的齊**師孫臏。
孫臏率軍伐魏時,故意減少軍中做飯的柴灶數量,營造出撤兵的假象。果然,魏將龐涓通過灶數判斷,齊軍人數減少,不足為慮,以致輕進中伏,全軍覆沒。
今日,楊崢仿效先賢,主動減少贖金,就是為了蒙蔽孟嘗君的判斷,使其誤以為,他真的只想勒索贖金,而且年輕氣盛,缺乏耐心。如此一來,他就能順利開展后續行動。
馮諼思忖片刻,分析道:“看樣子,對方的動機并不復雜,真的只是謀財,而且,他怕咱們拒絕,開始沉不住氣了。這是好事,只要拿不到錢,他不會甘心撕票。”
孟嘗君點頭。
馮諼問道:“他有沒有說交易時間和地點?”
孟嘗君抬頭,深深看他一眼,“明晚此時,他讓咱們把贖金送到長風客棧,在那里換人。”
馮諼心領神會,眼神狠戾,“我現在就去安排伏兵,只要他敢露面,我會讓他插翅難逃!”
孟嘗君仍不放心,提醒道:“一定要注意隱蔽,不能讓他有所察覺,提前逃走。”
不知為何,他心里有股隱隱的不安,總覺得自己忘記做什么。
……
……
第二晚。
兩個兒子被綁架,生死未卜,孟嘗君徹底睡不著了,一反常態,枯坐在書房里,等候馮諼的消息。
由于此事損害他在齊國朝野的威嚴,一旦傳揚出去,喪失顏面不說,更容易引得膽大之徒效仿,因此,他命令封鎖消息,只盼望馮諼能擺平事端,就像什么都沒發生過。
他年紀大了,不愿再費心勞神,面對這種棘手局勢。
他的心愿很單純,可惜,他的對手楊崢豈是單純之人,能被他輕易算計到?
一個時辰后,馮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