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到初一、十五休息日的時候,總有一輛馬車早早的停在國子監側門處,肖健急匆匆的上車就走,但是無論如何,都會在當天傍晚趕回,就這一點上看,國子監的師生們,也說不出什么。
肖健很忙,每個月至少要忙兩天,至于學習時間,肖健就權當是休息時間,有了手機的幫助,無往而無不利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國子監漸漸成為了一個傳說。
快樂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山東的濟南攻防戰,依舊進行的如火如荼,而在南京淳化鎮的梅園內,一枚墨綠色的杯子,放在書案上,肖健居中而坐,王老實、沈衡、還有琉璃匠賴大等站在兩旁。
這是近兩個月以來的成果,肖健拿到那個玻璃杯后非常興奮,拿在手中簡直是愛不釋手。
“這個杯子雖然在純凈度上差得很遠,但具體制作工藝和材料與這個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今后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改進,增加他的透明度。配方和工藝,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不過我們首要做的便是保證玻璃的制作方法不被外泄,這就需要你們來加強防范了。”
“家主請放心,這一點我們是非常清楚的!今后賴大就在玻璃作坊里負責具體的燒制工作,老實叔負責原料的買進,這樣工藝和原料都分開,給我們做工的工匠也不知道其具體的方法!”
定下了基本方向,他們就來到琉璃窯內,看工人的制作方法,已經沒有時間再慢慢實驗了,肖健真的很需要錢,大量的錢。
看見工匠們準備了一些不同的模子,這是琉璃的常規做法。肖健靜靜的看了一會,但看的卻是下載過的玻璃吹制視頻,仔細的揣摩著。
然后找人拿來一根細鐵管,用它在玻璃熔液中醮取了一點兒,輕輕的往管子里吹氣,漸漸的在周圍目瞪口呆工匠的注視下一個不規則也說不出形狀的玻璃瓶出現大家面前,雖然這個玻璃瓶非常粗糙,造型也非常難看,但還是讓周圍的工匠十分的驚異。
把這個玻璃瓶輕輕的放到一邊去冷卻,對大家說道:“這吹制方法,其實我也只是見過,這還是第一次做,單基本方法就是這樣了,大家今后要自己多多練習,凡是技藝高超者,家里絕對不會吝嗇酬勞!”
接著肖健又道:“大家在吹制過程中,報廢的玻璃器物也可以回爐再次燒制,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浪費!大家唯一需要的,就是盡快的提高技術,這樣可比倒模要快的多......。”
看看天色,忙活了一天,該回國子監了,于是肖健伸了一個懶腰,與王老實、沈衡二人一起走出作坊,本來就是夏天,作坊又在琉璃窯左近,幾個人都出了一身的臭汗。
解開衣襟,扇動著沈衡遞過來的蒲扇,這個胖子,已經熱得快要不行了,遞過蒲扇之后,就告了一個罪,往后院沖澡去了。
盯著沈衡的背影,肖健首次用陰沉的聲音說道:“賴大一家除了賴大之外,都必須搬到沔陽健字營去居住,沈衡旁邊派兩個人伺候著,至于吹制玻璃的工匠......。”
“基本上都是健字營過來的。”
王老實接道,肖健點點頭,玻璃的制作工藝會公開,但短時間內,必須保密,這可是他在大明的第一桶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