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始終要站在道義的至高處,來對待這件事情,否則,就沒有成功地希望。”
“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若是燕逆攻進京師,朱棣若是逼老夫為其起草即位詔書,老夫該怎么做?”
“方學士肯定是寧折不彎了!”
眾人齊聲捧了一下,正好緩解剛剛尷尬的氣氛。接著聽方孝孺繼續說道:“當時老夫也是這么回答的,那人又問我,若是拿親友相逼呢?再拿我的學生逼迫呢,如果再加上老夫的族人呢......”
幾個聽得人,不由后背發涼,心里都想,是誰這么變態,設下許多關卡讓人選擇。
怎么選?
想到這里,方孝孺卻是直接問道:
“黃大人,若是你,怎么選?”
“練侍郎,若是你,怎么選?”
“齊尚書,若是你,怎么選?”
......
長嘆了一聲,方孝孺悠然繼續說道:“咱們都是同道中人,怎么選,還用說嗎?肯定是為了大義所在,寧折不彎。”
“但是,卻連累了自己的親人,連累了自己的同僚,連累了自己的族人,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主動送上門去,以自己的安危,為朝廷換取一個大義。”
“因為那樣無論什么結局,至少可以保全我們的親朋好友,讓他們不至于受到牽連。”
齊泰猶豫了半天,不由澀聲問道:“方學士多慮了,現在我朝廷大軍占盡優勢,燕逆又被逼的龜縮在北平之地,攻進京師之說,實在是太過危言聳聽了。”
“危言聳聽?”
方孝孺冷笑了一聲,道:“那么齊尚書與黃太常,你們為何現在身不著官衣,只能以參謀的身份,隨侍在陛下左右呢?”
“還不是被燕逆的情勢所逼,若非那樣,你們二人何必臥薪嘗膽的隱忍呢?再者說了,老夫剛才就言明,我們必須要有一場大勝作為支撐,有人推算過,我們會有一場異常的大勝,到時候,就算是我們送到燕逆面前,他也未必敢動我們一根汗毛。”
眾人已經從方孝孺嘴里聽了幾次“有人”。
當下都已經明白,肯定是有人給方孝孺出了這個主意,但是方孝孺堅決不說,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等待機會,再行試探。
至于這個所謂的提議,他們開始排斥,到了最后,反而覺得設置的障礙太多,最后也不一定能夠去執行,既然是那樣,又何必惹方學士不高興呢!
想通了這些,大家猜平心靜氣下來,慢慢的幫助方孝孺完善這個所謂自尋死路的方法,但是完善了一會,大家竟然發現,真的有成功地希望?竟然真的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真的如方孝孺說的那樣,有一場大大的勝利作為支撐的話,這個計策,說不定能夠成功,而且大家還沒有什么危險。
于是,有的人,心開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