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笑了笑,“一回生兩回熟,多來幾次就好了。”
吃完飯楚沂便告了退,信也順便帶走了。嚴氏估計也能猜到,楚盈會讓她準備東西,若是看了,以嚴氏在外“嚴厲”的性子,恐怕肯定不能松口。
不看也好,也不知道那幾張方子做出來都是什么。
楚沂來不及想,回沂夏軒把信收進匣子里,就去忙活家宴的事兒了。
雖然嚴氏說是陳嬤嬤跟著她去,但其實是楚沂在后頭跟著看。
家宴前兩日就開始準備了,有瓜果點心,菜品倒是不用多特別,順應時節新鮮好吃就行,最好依著幾個主子的口味。
這么看下來,倒是比外頭那些宴會簡單。
永安侯府的干果,陳王府的點心都是精品,反觀自家吃飯,要簡單自在得多。
陳嬤嬤教的極其認真,“這種宴會,多是二十六道菜,更隆重一些的,二十八、三十二道菜也有,菜數要雙數。”
“帶骨頭的菜不能有,吃起來不能不雅觀,軟爛的些更好,不好讓客人塞牙擦嘴。”陳嬤嬤說得慢,楚沂把這些一一記在心里。
楚沂心道,那便是湯汁多的不行,最好是干炒菜,塊兒還不能太大,吃起來方便。
陳嬤嬤說“太辣的也不好,喝太多水不方便,口味清淡食材新鮮,好吃難吃先給放一邊。”
楚沂點了點頭,虛心受教,“勞嬤嬤告訴我這些。”
陳嬤嬤笑著道“這些都是老奴應該做的,夫人器重三姑娘,盼著三姑娘好好的,多學些東西。”
楚沂知道,陳嬤嬤能說的話,都是嚴氏想對她說的,遂道“我知母親一片苦心。”
楚瑾一時半會兒出不來,至少陳王黎王好好的時候不能出來。而楚盈根本沒參加過宴會,楚瑾沒出事前萬事有她,如今,嚴氏估計怕接回來也沒什么用。
陳嬤嬤笑了笑,繼續為楚沂講管家之事。
說到最后,她道“家宴還是隨意些,要是自家府上宴請賓客,萬不能這么隨意的。”
一上午都在跟陳嬤嬤大廚房管事說話,中午楚沂就簡單吃了點。
家宴在晚上,而楚遠程他們中午就回來了。
如果她沒有記錯,楚遠程今年二十一歲,如今身上有秀才功名,兩年前參加過秋闈,但未中舉。
楚遠昊在家中行二,今年十七歲,考中秀才,得等明年跟楚遠程一塊秋闈。
趙小娘急,也是因為他到了議親的年紀。
后頭三哥楚遠躍和四弟楚遠斐,因為并非同胞,平日也不怎么見到,說起來也就是能點頭打招呼的陌生人。
中午他們四人便回來了,但楚沂沒去正院,只等晚上家宴再碰頭。
傍晚,楚沂算著時辰,換了身素凈的衣裳便去了正院。
她來的算早的,但林氏和楚遠程已經到了,瑩姐兒由嚴氏抱在懷里逗弄,小腦袋對著撥浪鼓一點一點的,看著乖巧可愛。
想來半天時間,林氏把什么都該說了。
從前楚沂都是跟幾位兄長說話,然后再去后頭安靜待著,但這回,楚遠程主動說道“三妹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