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往山上寶珠寺走去的時候。他們的頭上出現了一道彩虹,正好掛在二龍山頭上。
除了突然出現的彩虹,在魯智深帶著元清、智善、惠清三位大師上山時。
山路旁柱子上掛著,原本只會在夜晚才會點亮的燈籠,無聲間就突然亮起了。
燈籠里的蠟燭可是被紙糊的籠子包裹著,燈籠沒有放下來,四周也沒有人舉起火把去點然。
可它就是這樣突然亮起來。
而且不是一時間全部,是元清他們路過前,那個燈籠才會點亮。
沒有路過的,就不會亮!
看到眼前的一幕,山下的信徒不由地說道:“這三個和尚不懷好意,但是活佛卻是沒有責怪他們。反而禮送他們上山。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羞恥!”
“就他們三個還想和活佛比,活佛是真佛有著大神通,能幫人消災解難,會超度亡靈。情愿自己吃苦,也要將錢糧拿出救濟百姓。他們會什么?能背幾本佛經,就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簡直是要笑掉大牙了!”
“就是,不自量力!要是他們知羞地話,就應該早早走!省的到時丟人現眼!”
……
一開始元清他們三個人還沒有注意到,聽到身后那些百姓的議論聲。
元清他們三個人才發現這個情況。
他們有點不信邪的等在石階上好一會兒,然后突然加速往上走。
但是不管元清他們是停,還是走,石階旁柱子上掛著燈籠里的蠟燭,都是在他們來之前才會點亮。
他們不來,就死活不會亮。
就如同一個提著燈籠,一直等候著他們的前來的主人一般。
看著這些自燃的燈籠,元清看的是滿頭霧水。慧明這假和尚是怎么做到的?
他們對佛經有很深的研究,對這種旁門左道卻是不了解。
要不是元清他們深知佛的真意,知道這必然是某種手段弄成的,只怕他們都被慧明這一手折服了。
元清方丈看向魯智深,眼神中透露著某名的神情說道:“寶珠寺倒是好手段,只怕為了弄出這一出,花費不小吧!”
魯智深并不答話,他微笑著伸手示意。“活佛在山上已經等候多時了。三位大師請!”
看到對方不愿意向自己透露一丁點內情,元清方丈回過頭,板著臉繼續向上走。
別以為一點小把戲就能嚇住自己。
說一萬道一千,今天我們可是辯論佛法。
不管你們使了多少旁門左道,只要我們能在佛經上勝過你。
你活佛的假面目依然要被人揭穿。到時百姓還是會認清我們才是真正的佛家大師。
信徒日后也會依然來我們的寺廟燒香敬佛!
一行人走上山,穿過寺廟大門,來到大雄寶殿前的平地上。
只見活佛已經坐在大雄寶殿門口的一個蒲團上,他左右有將近百名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