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成正氣說:“大師,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風景名勝就在那里,什么時候都能去看。但這賺銀子可是不等人,還是盡快落實,這樣我才能心安!”
“既然扈兄弟都這樣說了,我也不好多留你。這樣吧,我們現在就將這件事辦妥,然后派人和扈兄弟一起回去,盡快將工廠得事辦妥怎么樣?”
“中,就這樣干!”
扈成一回到濟州,就緊鑼密鼓地操辦制鐵工廠地事。
不到一個月,聽到消息的捕天雕李應帶著人找上門了。“大師,這太厚道了吧!”
魯智深明知故問地說:“怎么了,李大員外。不知道貧僧哪里怠慢了,還請直說,也好叫貧僧知道!”
“大師,我們李家和你們合作一向愉快。上次一起建造圍龍屋,我們李家也是要人給人,要銀子給銀子。這次開工廠的事,卻是將我們李家撇開,太不厚道了吧!”
“哈哈哈,李員外原來是為了這件事來的。這你誤會我了,李員外來來,我們坐下說。”
“哦,莫非大師沒有想撇下我們李家,還有好事要等著我!”
“當然,我和李大員外是什么交情!有好事哪能忘了你李員外。”
“那大師,好事是什么?莫非準備再建一個制鐵工廠?其實也對,一個工廠怎么夠,就算再多建三五個也不夠!”
“制鐵工廠是要再建,不過這怎么也得先聯系好鐵源才行,不然開了制鐵廠,沒有鐵礦豈不是笑話。李員外也不用只盯著制鐵工廠,那水車除了能鍛打外,還可以有其他用處,比如說磨面。我準備在濟州開一家面粉廠,用水車推動磨石磨面。怎么樣?李員外,有興趣嗎?”
雖然面粉的利潤不如制鐵那么高,但勝在更安全。鐵器什么的,有了幾件,幾年都可以不用換了。但是面粉卻是北方百姓每天要消耗的。不愁銷路。
利潤不高,但是量大,要是干地好,收入也很客觀。
李應瞬間就做了決定,“哈哈哈,大師都給了一條財路,我李應要是再不答應,豈不是太不識趣了。好,我李應加入,就和大師一起開面粉廠!”
面粉廠比制鐵場還要簡單,只要幾個水車,再加上幾個磨石就可以了。工人更是簡單,不需要青壯,甚至連普通婦人都能勝任。
一個星期不到,就建好了,開始開工磨面了。
有了兩個示范的工廠,不用扈成幫忙牽線,濟州很多世家都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了。
魯智深擇其優展開了合作。
青州的工廠大量開立,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給普通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工作崗位。現在多子多孫的家庭,已經不用再為了該怎樣靠著幾畝薄田來維持一個大家庭了。
除了田地,他們現在多了一選項,就是進工廠打工。
是很苦,但是能養活一家老小,能填報肚子。這對常年吃不飽的百姓來說,能吃飽肚子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而且聽到有活干,工錢不錯,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涌入青州找活干了。
人口增加,這讓住房就更加緊缺了,更加刺激了龍山營造房圍龍屋買賣。
原本規劃的8棟圍龍屋現在是遠遠不夠了,曹正、陶宗望他們一核算,發現就算是再增加一倍只怕也滿足不了需求。
他們找上魯智深,要求建造更多的圍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