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歸冬和趙禮輝走到葉三叔家門口,只見院門上方已經系了白色麻布。
二人先后走進院子,棺材就停在堂屋里,最上方現擺上的神龕放著幾盤果碟和香燭。
不敢擺得太講究,怕有人拿著這個做文章舉報他們。
棺材板還沒訂上,葉媽媽和葉三嬸還有幾個住得較近的嬸子伯娘正在給葉老婆子整理頭發,穿壽鞋子等。
趙禮輝不方便進去,就披上孝布幫著葉爸爸他們把堂屋再布置一下,再怎么簡單靈堂也要布置出來。
葉歸冬同樣披著孝布,走進葉老婆子的房間,此時房間里的窗戶大開著,屋子里點了香燭,呼吸間都是香燭的氣味。
“娘生前最愛這兩個銀鐲子,就給她戴上吧。”
葉嬸從抽屜里拿出兩個老款的銀鐲子。
“好。”
葉媽媽沒有意見,更沒想過要留分一個到手里,葉老婆子的東西,葉媽媽什么都不稀罕。
“歸冬,你來摁住這,”葉媽媽招呼著葉歸冬過去幫忙。
葉歸冬按照她說的去做,發現葉老婆子的身體已經僵硬,手也不再柔軟,想要戴上手鐲子還費了葉媽媽和葉嬸一些力氣。
一個伯娘為了給葉老婆子穿上壽鞋,也是汗水都忙出來了。
“怎么不在剛走的時候把這些穿上”
她皺眉道。
葉嬸嘆了口氣,“穿壽衣的時候,忽然就見不得那些東西,喊著自己不會死,誰也不準給她穿”
結果還是走了。
伯娘也不在意這些,她雖然文化不高,但也知道人嘛,總有個生老病死,“她就是要強。”
等一切都整理好了后,葉叔過來背上葉老婆子,在葉爸爸等人的幫助下,將人放進棺材中。
按照規矩,老人跟著誰過日子,就該由著哪個兒子來背。
最后看了眼葉老婆子的臉,葉爸爸紅著眼轉過身,四個老漢上前,一人釘棺材一角,將棺材釘住后,葉家人才轉過身來,對著棺材磕頭上香。
兩小時后,葉歸春、夏、秋夫婦也趕了過來。
和趙禮輝夫婦一樣披上孝布跪在靈堂前。
這個年代也不能請道士或者是唱祭場的,就子孫跪一晚上,第二天辦一場白席,第天早上就拉到市區要求的埋葬山崗去下葬。
趙禮輝是親孫女婿,自然要在這邊跟著拜祭,所以打了請假條,一早就請了一個小孩子去容師傅家里,把請假條交給對方送到老大手里。
老大接過容師傅遞過來的請假條,看完后嘆了一聲,把趙禮輝請假的天數寫上去。
劉耀祖得知趙禮輝老丈人的母親沒了,下班后還過來隨了禮。
晚飯后還幫著歸還桌椅板凳,可以說很勤快了。
等忙完后,趙禮輝送劉耀祖出門,“今天辛苦了。”
“這是什么話,”劉耀祖笑了笑,“明天你也請一天”
“下午還要收點尾,所以去不了廠里,后天一早再去上班。”
趙禮輝說。
“行,”劉耀祖點頭,沖他揮了揮手后便離開了。
葉歸冬從院子里出來,“叔讓我們先回家,明天早上四點半出殯。”
他們點半就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