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多好”
趙大根問。
“多買點白面,想吃饅頭和餃子。”
葉歸冬說。
“包子我也喜歡,魚也喜歡,”趙禮輝應著。
“那我明兒就蒸饅頭,做紅燒魚。”
陳翠芳樂滋滋地收下了,手一揮就定了明兒的菜單。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說了一會兒話,趙禮輝去洗漱,回來后寫了三千字小說,然后睡下了。
“我們的涼席有點毛刺了,”第二天早上把衣服洗來晾好,回房換衣服然后看了眼他們夏天涼席的趙禮輝,一邊喝粥一邊跟陳翠芳道,“你們的涼席怎么樣”
“也毛邊了,”陳翠芳夾起一筷子泡蘿卜絲,“我正準備找之前那位師傅重新給咱們編三床涼席出來呢,你們大哥之前睡的涼席久了沒人用,都潮得不能睡了。”
“那確實得一起編,”趙大根很贊成,“現在跟師傅說好,早點拿回家可以等太陽好的時候多拿出去晾曬幾次,天熱的時候睡著才舒服。”
“說起來,”葉歸冬想起趙禮生夫婦,“大嫂他們這月還沒來信是吧”
“沒呢,”陳翠芳也惦記著,“也不知道這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怎么樣了。”
“這春耕忙,他們還要修路,又要開荒,肯定更忙,哪有機會寄信啊,”趙大根想到生產隊那邊的條件,“我想再過些日子,等他們忙完了就有信了。”
“也是,”趙禮輝點頭,“我吃好了,你們慢點吃。”
他起身把自己的碗筷拿到灶房清洗干凈,然后在院子里熱身幾下,等感覺差不多后,便挎著布包出門上班了。
日子一天天過著,趙家院子后面的菜地里,栽種的菜苗和撒上去的種子都長勢喜人,今天是三月三十,是趙禮輝夫婦休假的日子,也是請劉耀祖來家里吃飯的日子。
一大早趙禮輝就去菜市場買菜。
劉耀祖喜歡吃豬蹄,趙禮輝準備搞一條大豬腿回去,鹵肘子鹵豬蹄不就有了嗎
再買點豬下水回去,那就更豐盛了。
家里有鹵料,吃過早飯后,趙禮輝就開始在院子里架起大鍋熬制鹵料。
陳翠芳和葉歸冬把豬下水洗干凈,又將大豬腳收拾出來,趙禮輝過來剁成比較入味的塊頭,等鹵料熬得差不多后,就開始往里面下豬腳、豬肘還有豬下水等。
陳翠芳跑去找吳嬸子和楊六嬸,讓她們把需要鹵的東西都送過來。
葉歸冬也在院門口喊了一嗓子,家里今天鹵東西,有需要幫忙鹵的就趕緊來。
水井巷的住戶家里要鹵東西,都是這么做的,趙禮輝他們曾經也跑去請別人幫忙鹵了東西,輪到自家有鹵料時,當然也不會忘記這些鄰居們。
很快趙家院子就來了不少人。
大多數人都是鹵素菜。
葉歸冬和趙禮輝一個一個地來,把每家的東西都做了記號放在大漏斗中,這樣鹵好了后,直接把大漏斗提出來倒進他們帶來的碗里就行了。
中午切了點豬下水下飯,容師娘豎起大拇指,“這鹵料味道好,沒有苦味。”
“以前的老鹵料方子鹵出來的東西就是帶著苦味,后來老三改了幾味后,就沒苦味了。”
陳翠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