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與太子妃夫妻倆都忙著,不得空照看這孩子,朕只好替他們看顧上幾日。”康熙簡單解釋了一句。
又緊接著說“噶禮前些日子跟朕說山西得雪七八寸,齊世武也來報,說甘肅亦有大雪,鄂海也從陜西發了奏報,說當地雨雪調勻,這于西北來年春耕多有裨益,畢竟瑞雪兆豐年。朕今日召你們過來,是想聽你們說說關于西北邊防。”
三人各懷心思,不過這個時候,明珠和馬爾漢默契地表示“佟國公曾隨皇上出征,是經驗豐富的老將,還請佟國公先說。”
明珠死貧道不死道友
馬爾漢天塌了請您二位個兒高的先頂著
佟國維兩個無恥小人
假意低頭拿著布老虎逗孩子的康熙,悄然勾起嘴角,果然,一切如他預料的那般,只要距離足夠近,又有這孩子在場,他便能知曉其他人心中所想。
“滅準噶爾部落時,老臣隨陛下親征,親眼所見,西北雖地勢遼闊,但干旱少雨,多為雪山沙漠,并不適宜種植糧食,當地百姓大多以游牧為生。一旦他們缺少食物,便會聚眾南下,目的便是搶奪糧食。所以老臣以為,西北邊防應按照特定季節再適當加強”
佟國維到底是親自征戰過的老將,言之有物,眾人也認可他所說的,紛紛點頭。
說完一大段話,口干舌燥,佟國維卻不敢討杯茶喝,他畏懼于君威。
唉,好渴,老夫記得,前兒個八貝勒叫人送了一盒新進貢的六安茶,回府便叫人泡上一杯嘗嘗
康熙眼睛一瞇,瞥向自己手邊的茶盞,今日他喝的正好也是六安茶,可他記得自己并不曾賞賜過胤禩。
裕親王福全去年病重,他曾讓胤禩幫著管理廣善庫的差事,一直至今,看樣子,胤禩的手是已經徹底伸到內務府了,連新進貢的貢品都能得到,還多到可以大方地分給旁人。
好啊,真是朕的好兒子
康熙神色不變,也沒有說佟國維所說是好還是不好。
“明珠,你也說說。”
“是。”明珠拱手應答了一聲。
然后娓娓道來“正如方才國公所言,西北部族是因為糧食短缺,才會南下搶掠。奴才以為,倒是可以適當開放通商,由朝廷派人監管。如此,部落的百姓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糧食、茶葉和布匹等物,而與他們交易的商人也能將貨物運至內陸,從中獲利,從而減少戰亂和沖突。”
佟國維冷哼了一聲老匹夫,踩著老夫的腦袋向皇上討好,不過是個會紙上談兵的目光短淺之徒,懂得什么
“明珠大人此言差矣,那西北部落狼子野心,一直對我大清虎視眈眈,豈是區區小利便能輕易滿足的交易哪有搶掠得來的多明珠大人穩居京中,從未離開過,怕是根本不清楚他們的本性。”
明珠雖然聽不見他心里想的,但從他的言語之中,亦聽得出輕視和鄙夷。
你這老東西,不過是仗著裙帶關系,要沒有你那做皇后的好姐姐和好女兒,你能僥幸撈到軍功老夫再怎么,也是憑自己的本事走到現在這一步,輪得到你在這兒質疑老夫
“國公說的是,我是從未離京過,可每次戰時,我都在后方替皇上分憂,深知打仗消耗巨甚,于國于民都是沉重的負擔,若能以養止戰,自然有諸多益處。這些,想必國公一時是不能體會的。”
佟國維氣得不行,當即與他爭辯“你老夫親赴戰場,上陣殺敵不知凡幾,而你不過是坐在府里,拿著筆寫幾本折子,你又有什么功勞”
“我有何功勞,皇上自然最清楚,還是說我的功過,竟是由國公你來評說”
看著這二位激烈交戰,馬爾漢恨不得把自己縮成一小團,或是干脆消失。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這條小魚可經不起你們二位的這場戰火,看不見我,老天保佑,最好都看不見我
“馬爾漢,你是兵部尚書,你也說說你自己的想法。”康熙偏不讓他如愿。
心中苦笑的馬爾漢只得開口“奴才以為西北部落民風彪悍,若是沒有武力震懾,怕是不行的。”
就說老夫的主意才是對的佟國維心中得意。
“然,若是增加駐防兵力,軍費的開支也必定增加不少。若是能再輔以懷柔之策,逐漸教化邊民,將其融合到我大清百姓之中,想來也不失為一計良策,奴才還以為”
這就是個滑不溜秋萬金油,說了跟沒說似的,他就是想誰也不得罪,這樣的奴才要來有何用關鍵時刻半點用處都沒有,康熙心中暗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