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過后,項俞生他們開始向上級提交領養報告,原本他們以為這件事會遇到波折,畢竟,他們都還沒有成家,而聯盟也有不少合適的孤兒院。
但批復來得很快,上級指揮官甚至還向他們由衷的表示了感謝,直言他們解決了眼前軍部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大難題。
但收養戰后星孤兒的這個口子一開,誰也沒有想到,平時看著平平無奇的軍隊大廚,一提交收養申請就提交了三份,還特別動情的抱著兩個六歲娃和一個八歲娃在下來審查的人員面前齊齊痛哭,表示自己的豬蹄不能沒人吃,為此,這段時間維和部隊都被各大軍區的人調侃,說是戰后兒童收容所。
最后的收養名單定下來,除了楊冬她們這一群孩子外,零零散散,還有十八個孩子一并被部隊內的士兵與軍官所收養。
因為數量實在是超過了當初的預計,因而軍部最高指揮官思索再三,還是在親自下來走訪的時候,奉勸了維和部隊內各小隊隊長一句,別意氣用事,不然以后一出任務就撿孩子,這任務還能不能行
回應他的,是眾小隊隊長憨厚且整齊的傻笑,直看得軍部最高指揮官搖頭。
四月份的時候,堅守在這里長達一年零兩個月的維和部隊終于迎來了輪換期,這顆戰后星的政權由于眾多平民的支持再加上星際聯盟各方的努力,總算是穩定了下來,依稀可見白鴿飛過廣場時,人們眼中對于未來的期盼與對于和平終于到來的喜悅。
四月最后一天,戰后星的人們在廣場舉行了“解放慶祝日”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雖然四周依舊是坍塌只見瓦礫的廢墟,但人們的笑聲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熱烈一些。
楊冬她們一群孩子被簇擁在最中心,跟著軍隊里的小姐姐,一起跳著不成樣子的舞。
這支舞過后,除了小白還和楊冬能在同一個區生活,其他人,都將跟隨著自己的收養人,前往不同的區與市上學,所以,孩子們彼此間都不免越發惺惺相惜起來。
還沒等慶祝活動結束,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有了彼此贈送出的,原本是用于扎頭發,但如今已經被編上了不同顏色細彩帶的項圈。
紅紅綠綠花花的項圈戴在孩子們的手上,看上去格外引人注目,這一幕吸引了不少記者的注意,當被告知,這些項圈代表著孩子們對彼此送出的祝福,畢竟他們即將分開的時候,記者也不免感到幾分心傷,隨后,記者們邀請孩子全部站在一起,扣動相機,給他們拍攝下了一個大合影。
項俞生注意到了,出于幾分警惕,他聯絡了自己的上級,最后記者們得知為了孩子們的明天,七彩的項圈照片可以發布,但孩子們的合影與個人照,只能留在軍方。
“希望和平的光,能夠讓孩子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對于軍方這一舉措,記者們皆表示了理解,
“會的。”
項俞生擲地有聲的答案與那剛毅看向遠方的肅穆神情,讓眾記者忍不住心癢癢又給項俞生拍了張照片,誰知他們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楊冬正好帶著孩子們拿著項圈走到項俞生的身邊,想要給項俞生也戴上項圈。
這一幕被偶然記錄之后,眾記者們圍著這一張照片連連感慨,照片中,孩子們稚嫩的側臉、臉上帶著的笑,與一身筆挺、巍然不動的星際聯盟維和部隊隊員如此融洽的站在一起,那一刻,隊員手中的武器,也成為了一種對于孩子們無聲的捍衛。
后來,這張照片,登上了星際新聞的頭條,而與之相對應的新聞標題為“終于等到了和平的遺落之地巴沙”。
“解放慶祝日”之后,隨著維和部隊的調防,也終于到了小白和楊冬離開戰后星的時刻,比起楊冬,小白似乎更深愛這片土地,他站在軍區最高樓房頂的平臺上,望著一片廢墟的家園,遲遲不肯下樓。
楊冬站在小白的身邊,安慰小白,等他們下次再來這里的時候,這里,應該已經大變樣了。
畢竟,星際六大勢力中,聯盟的基建水平,一直以“狂魔”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