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眼朦朧中,他伸手朝衣襟摸去,摸索一番什么也沒有,心情更低落了,會日日為他放好手絹的阿母走了,世間再也不會有人關心他了,連父王都想殺了他
將閭忙掏出自家阿母為他準備的絲質手絹,塞給扶蘇,“給你擦淚,新嶄嶄的,我一回都沒用過哦。”
說著,他又壓低聲音,小大人一樣勸解道,“阿兄,我們可是最懂事的大孩子喲,你千萬別跟胡亥學,跟小九那么小的奶娃娃搶父王,好丟人的喲。”
扶蘇擦了擦眼淚,汲著鼻子道,“你放心,我不會那么幼稚,我只是有些想我阿母了。”
那么可愛的厲害的小明赫,他自己都想多抱抱呢。
兩兄弟竊竊私語的時候,李斯也如遭雷劈一般愣坐席上,大腦急速運行著。
他的第一反應是,此事有詐
王上對扶蘇公子的深厚感情,他再清楚不過。
時人本就重視嫡長子,更何況是陪伴自己走過微時的嫡長子。就拿他自己來說,當年在家鄉上蔡當低微小吏之時,時不時要受幾回長官的窩囊氣,每每能為他撫平心中憤懣不平重歸寧靜的,是傍晚回家之時,稚子由兒咿咿呀呀朝他撲來的親熱與童真。
李斯自忖,如自己這般冷心之人,尚且格外疼愛長子李由,王上豈非同樣如此
再者,世人皆以為秦王虎視眈眈,有豺狼之性毒虎之心,萬分殘暴。可經過這幾年的朝夕相處,他認為這位王上對親人和忠心大臣都是極好的,骨子里是一個極其重情之人,絕非那等過河拆橋的薄情寡恩之君。
正因為悟透了這一點,精明如李斯,才敢放開膀子在秦國兢兢業業地賣命,還打算將自家的根再扎牢固一點。
所以他也絕不相信嬴政會逼扶蘇自刎,此事必有隱情
昌平君見王上心不在焉,猜測他還在為胡亥大鬧宴席之事不悅,便主動舉起酒尊解圍,面含微笑與對面的韓非對談起來。
明赫惡狠狠盯著韓非看了片刻,繼續咬牙切齒想著,“是啊,篡位時二十一歲的胡亥,只不過是幾百個月的孩子,他又能壞到哪兒去呢不過是在始皇病逝后,跟趙高李斯合謀矯詔篡位、逼死扶蘇,登基后逼死蒙氏兄弟、殺光兄弟姐妹、逼死馮去疾父子、腰斬李斯父子,自毀秦朝棟梁、自滅嬴氏一族罷了”
“按他們的說法,秦朝倒行逆施是遲早要亡的,胡亥上位只不過踩了一腳油門,讓一切早點塵埃落地罷了,秦王滅六國,胡亥滅第七國,他甚至還算是大功臣呢讓我想想啊,按這個邏輯,人到了最后總歸都是要死的,別人捅他們幾刀是助他們早日解脫呢,明明是在做善事,怎么能算是殺人犯呢”
這一回隨著他的絮絮叨叨,能聽到心聲的幾人腦中,出現了相同的走馬觀花畫面
早已被病痛和丹藥折騰得氣色極差的嬴政,在巡游途中病倒,自知來日無多的他,一面派蒙毅前往神山祈福,一面命人召回在上郡軍營監軍的扶蘇,讓他回咸陽準備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