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讓兩千年后見識過各種高科技的后人也贊不絕口的青銅之冠,堪稱古代集頂尖匠人技術之大成者。
他當時聽完講解,一直以為要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遍尋天下匠人匯集于秦國,才能打造出這樣融合了焊接、粘接、鉚接、紐環扣接等各項高難度技術的青銅車。
沒想到,在距離史書上秦統一六國十年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車
被嬴政特邀同行的韓非,也被安排著和李斯一道登上了身后的馬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從宮道出發了,扶蘇掀窗左右張望半天,失望地坐回嬴政身旁,輕輕問道,“父王,昌平君今日不與我們一同前去嗎”
嬴政騰出一只手揉了揉他的小腦袋,溫聲道,“昌平君前兩日夜宴之上飲多了酒,身子有些不適,告假在府中休養。”
扶蘇點點頭,“那我晚點托人去看看他。”
嬴政點點頭,眼中有幽光一閃而過。
而明赫正專注地看著前方駟馬齊驅的開道高車,抓著嬴政衣裳的小手忍不住激動起來,不只是一輛,而是兩輛記憶中的青銅車同時出現了
這意味著當今的秦國,就已經匯集了一批世間罕見的頂級匠人,也意味著他接下來的改革將獲得強大的助力,如此一來,秦國前進的步伐將比他設想中的還要快
他不得不再一次感謝考古學家,是他們讓華夏古代人精妙絕倫的技藝和絲毫不遜后人的智商,一一展現在世人面前,讓后人收起狂妄傲慢之心,轉而為祖先超凡的智慧而驕傲。
他暗暗發誓,這一回,不會再讓發展科技的理工科好苗子匠人們,再被埋沒于史書之中了
明赫眼前這兩輛車,雖然不是傳說中始皇東巡的六駕金根車,但確實達到了后世八十年代出土那兩輛彩繪陪葬車的水準,畢竟此時的嬴政還不是天子,所用的車馬依然按照“天子駕六,諸侯駕五”的周朝禮制,所乘安車以五馬驅動。
震驚的又何止明赫一人與李斯端坐同一輛馬車之中的韓非,也忍不住探出頭打量著秦王出行的車輛,嘆道,“歷代君王顯貴皆以奇木為車,以金銀玉石為點綴,似這般通體以金器為車者,實在聞所未聞。”
看來秦王之驕奢,更在韓王之上啊。
李斯這老狐貍還能聽不出他的潛臺詞
于是,他笑瞇瞇解釋道,“韓師弟有所不知,諸侯以木器為車,看似比我王以金器為車更簡樸,卻不知其間緣由。一則金車十分堅固耐用,你所見之安車與高車,我王已使用五載而嶄然如新,不似諸侯動輒造新車、換金銀珠玉之飾物,耗費實則更大。”
他笑著看向韓非,又拱手道,“二則嘛,這造車之法,便是齊楚之墨者盡數匯集,于巧工能匠之道亦不如秦墨多矣,他國之君王,便是有心想仿造我秦國之金車,尋常庸匠恐怕亦無能為力,呵呵,是以普天之下,唯有我王能享獨一無二的金車,恰能展現我秦國舉世無雙的威儀與實力”
韓非亦拱手笑道,“一別數年,通古兄依然口若懸河,令吾敬佩不已”2
這是在嘲諷李斯巧舌如簧呢。
李斯馬上謙虛道,“欸,一別數年,韓師弟如今滔滔不絕,堪稱世間神跡啊”
其實他不過是針尖對麥芒隨意一懟,壓根不知道韓非的口疾,是來到咸陽宮才好的,可韓非自己知道啊
于是韓非根據懟李斯的了解,不免又多想了幾分聽李斯這言外之意,他是在暗示自己,咸陽宮真有龍氣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