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隨著他這句話一出口,氣氛頓時變得劍拔弩張起來,兩名美人嚇得花容失色,躲到角落瑟瑟不敢出聲。
昌平君亦是目光一凜,“魏王此話是何意”
魏王冷笑道,“罷了,若再說下去,難免會傷了你我往日之情分,寡人今日便言盡于此。不過,你此番費盡心思,心心念念要助秦王,白得我魏國一城,無異于癡人說夢秦國眼見已日薄西山,寡人無意再與秦王虛情周旋,昌平君還是早些歸去吧,來人,送客”
說完,他冷哼一聲,重新拂袖自顧自坐下,神態倨傲看向昌平君。
昌平君聞他之言,先是一愣,旋即氣極反笑,慢慢俯身撿起席間一片碎玉杯片,笑道,“魏王言下之意,莫非是懷疑我反秦之決心呵呵,君莫非并不知曉,我楚國與秦國之血海深仇,比之列國,更要深上百倍”
說著,他話鋒一轉,語調陡然升高,冷笑不已,
“魏王可知,秦楚兩國本有十八代詛盟,互為姻親,互不相負,偏那嬴稷實乃無恥之徒,先以商於六里之地戲耍我楚國懷王,再將他騙去武關結盟,以致一代英主客死異鄉”
“我的父王,以堂堂楚國太子之身在秦為質十年,受盡冷眼艱辛,連先王薨逝亦不得歸國若非春申君說服范雎,助我父王變裝為使者逃出咸陽,我楚國社稷危矣本公子恨不得將嬴稷挫骨揚灰,又豈會認賊為親”1
魏王聞言,頓時眼神閃了閃,楚國這段過往,他自然是知曉的。
昌平君口中的“先王”,便是其祖父楚頃襄王熊橫,是楚懷王之子,也是一位少有的先昏后明之君。
楚頃襄王剛登王位之時,慘遭秦國發兵連奪楚國十五城,可接下來的數年間,他沉迷酒色昏聵不堪。
直到二十一年后,秦將白起率軍攻下楚國都城郢都,楚頃襄王被迫逃亡遷都之時才幡然醒悟,大舉任用賢能勵精圖進,又將太子熊元送去秦國為質,總算讓離滅亡僅有一步之遙的楚國,獲得了數十年的殘喘之機。
身在秦國的太子熊元,則在春申君的斡旋下,娶了秦昭襄王之女,為其誕下熊啟。
后來楚頃襄王去世,熊元逃回楚國即位,秦昭襄王怒不可遏,又憐惜被拋棄在國內的女兒與外孫,便破例為年僅九歲的熊啟賜了爵,封為昌平君
此刻,昌平君握著手中的碎玉片,笑著一步步朝魏王走來,“正因如此,幾年前我才會瞄準時機與諸國結盟,精心設下這盤博天下之棋局,你我本該落子無悔,勠力同心以毒伺秦,待它衰弱之時一舉攻破再斬草除根可如今,一切才初見端倪,你這愚昧的昏君便以為穩操勝券,竟不再將我放在眼里,想提前壞了吾等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