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林夏進組后,身為練習生的眾人仍舊重復著練習、吃飯、休息的日程,日復一日,固定又平靜,除了閔玧其以外。
自從季林夏離開后,閔玧其的作息又恢復以往模樣,睡覺時間越來越少,待在工作室時間越來越長,別說吃飯了,其他人懷疑他估計都沒休息,整個人完全住在了工作室。
作為弟弟的其他人不好勸,作為大哥的金碩珍倒是提過幾次,可閔玧其哪是那么好勸的人,嘴上答應了實際效果卻不佳,倔得和牛一樣,忍無可忍的金碩珍只能找到了季林夏。
這通電話非常有用,當天大家就在宿舍里見到了閔玧其,灰頭土臉的樣子顯然被罵得不輕。
很明顯,這次吵架基本是季林夏單方面發揮。
接到金碩珍電話前,季林夏的狀態并不好,罵完閔玧其后,整個人反倒清醒了些,總算有了和人交談的精神。
怒氣沖沖掛掉電話,抬起頭就發現劇組人全都豎起耳朵在聽八卦,手上雖在干活,注意力卻凝聚在他身上。
情緒尚未完全恢復,季林夏冷冷看向導演,“鄭導,要繼續拍了嗎”
被發現偷聽,年輕的導演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倒大大咧咧說“不急,多休息幾分鐘,等你恢復點。”
“我狀態沒問題了,精神也沒問題。”季林夏肯定道,他得感謝閔玧其,多虧他的“好親故”,他才能這么快清醒。
答案是季林夏人生中第二部電影,整個制作團隊名不見經傳且異常年輕,甚至導演都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這在韓國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天賦與年齡無關,可論資排輩的現象哪里都有,韓國電影圈年紀整體偏大,不僅僅是演員,導演更是如此。
季林夏并不認為老導演一定會比年輕導演出色,他挑劇本也不在乎制作團隊的名氣,而是看中劇本的質量。
雖然制作團隊整體很年輕,但能力都很優秀,導演的確是個富二代,卻也是真心實意在對待這部作品,甚至因為年輕,他們要更有干勁。
年輕的團隊氛圍自然輕松,輕松的氛圍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工作環境和諧,壞處就是大家年紀相近,總喜歡探聽八卦。
尤其是他的八卦,制作團隊比拍戲都要積極。
眼見季林夏就要起身,導演鄭巖連忙按住他,“哎哎,別急,都說不急了,哥有點事問問你。”
季林夏拿開他的手再次坐下,語氣平靜“問吧,問完我們快點拍,這可燒的是你的錢。”
發現季林夏現在狀態和剛剛完全不同了,鄭巖內心嘖嘖稱奇“別擔心,我都等你三年了,也不在乎這一會,和我說說,剛剛電話里是誰是你那傳聞中的貴人”
“傳聞都是真的哥實在好奇是什么人這么牛,能不能喊來見見。”
聽聞他好奇的事項,季林夏懶得理會他,直接閉眼休息。
當事人的冷淡并沒有讓鄭巖閉嘴,“剛聽說你回國了的時候,大家都非常擔心,覺得你這次應該挺不過去了。”
“誰知道幾個月后就聽說你出戲了,而且還是完全出戲,我還以為是假消息呢。”
鄭巖摸摸下巴,美籍韓裔從小在美國長大的他對韓國等級觀念完全不在乎,在他的團隊里,所有人都是以朋友的身份來相處,即便季林夏不理會他,也不影響他碎碎念,“傳聞你遇到了貴人,原本我還不信,現在是不得不信啊。”
季林夏剛進組時,一群人看他的眼神又驚訝又好奇,像是看見了奇跡,原來他還不明白,現在倒是懂了。
“要知道為了這部戲我可是堵上了一切,本來都以為徹底沒戲了,誰想到你竟然真的接了,而且還是以完全恢復的狀態進的組,嘖嘖我運氣真不錯。”
“就算沒有我,你也可以找別人,這是個好劇本,很多人都會愿意拍。”季林夏客觀評價。
“對吧,這可是我們團隊的得意之作。”鄭巖自信滿分,然后畫風陡轉,無比認真“不過這部戲只能你來接。”
季林夏睜開眼,表情雖然還有些微迷茫,但他現在確實是清醒的。
“這就是為你而誕生的劇本,沒有人能代替你”。鄭巖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