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正月,京城的報恩寺都香火旺盛。雖說因著上界傳說,篤信道家的達官貴人不在少數,但對于普羅大眾而言,釋家的西方極樂世界也令人深信不疑。
報恩寺山門前的路上馬車排出了半里地,百無聊奈地在車中等了一柱香的功夫,林惜昭避開紫鵑的攙扶,跳下了馬車,然后回身小心翼翼地扶著黛玉下車。
她向來是自給自足,并不怎么麻煩丫鬟們,這一遭倒是弄得紫鵑她們有些不太習慣。
榮國府的女眷不常出門應酬,這次連帶著薛寶釵與史湘云也來了,昔日珠璣院竹亭賞雪的人里,只宋妤柏離京南下,沒有隨行。
不知怎么的,林惜昭想起宋妤柏一襲月白斗篷登車回望,仿佛天地茫茫而無可依,整個人渺遠的要命,給人一種她下一刻便乘風遠去的錯覺。
算起來她趕在除夕前就到了南邊叔父家。
一行人浩浩蕩蕩,加上服侍的丫鬟婆子,幾乎將山門前的空地擠得嚴嚴實實。賈母一馬當前,拉著懵懵懂懂的賈寶玉,他的神情猶如稚子,任人如何擺弄也不哭不鬧。
通靈寶玉在何人手中,林惜昭自然是知曉的。但那人身手法術那樣了得,從他手里搶東西,不亞于天方夜譚。
故而,她和黛玉也沒為賈母想出什么可讓賈寶玉恢復如初的法子。
賈母滿京城貼了告示,出價一萬兩白銀尋玉,沒有找回通靈寶玉,倒是惹了許多閑漢登門冒領,一時間成了京城的笑談。
此來報恩寺也是想拜謁主持,替賈寶玉求個解厄之法。
名剎香火雖勝,卻有幾分禪意寂寥,一行人拾階而上,大門后正有一位沙彌等候。
“榮國公夫人。”他躬身行禮,手腕上掛著一圈紫檀念珠,光澤瑩潤,一看便是上佳之品,“小僧師從了悟大師門下,特來迎候諸位檀越。”
了悟大師德高望重,乃是報恩寺的主持,宮中常常召他入內講經,不可不謂地位尊崇。
面對了悟大師的得意門生,賈母不敢輕慢,呼了聲佛號“小師傅請帶路。”
又另著鴛鴦去額外多添了二百兩的香油錢,沙彌的態度愈發殷切,一邊領路,一邊同賈母說了些報恩寺的典故。
林惜昭和黛玉跟在后面拾階而上,前面是王熙鳳和迎春姑嫂二人,近來王熙鳳有意示好,便更加親香起來。
在大殿拜了菩薩,又飲了盞佛前清茶,寺中鐘聲響起,悠遠綿長。
了悟大師久居于報恩寺后山,賈母帶著賈寶玉,打算前去獨自求見,轉身對著孫女孫媳道“難得出來,你們也都去松快一二,不必管我。”
又對林惜昭和黛玉囑咐“你們未曾來過,報恩寺的林間頗有幾分野趣,也去看看。對了,別忘了去給你們母親點一盞長明燈,告訴她一切都好,叫她在天上看著也放心些。”
林惜昭她們點頭,自王夫人事發后,賈母對她們冷淡了許多。及至今晨內宮的內官私下傳話,會將此事的處置拖到省親之后,且不會外傳,賈母的態度才有所轉圜。
不過,林惜昭與黛玉都不后悔就是了。
出了大雄寶殿,沿著二十多級石階往上是一片梅林,梅香馥郁,鵝黃臘梅里夾雜著的一抹嫣紅格外惹眼。
“柳眼梅腮,淡淡梅花香欲染。聞著倒比咱們院子里的還要香些。”黛玉攀了一枝梅花,細細聞了聞,眉眼舒展,妃紅百蝶穿花緙絲褙子襯得她面色紅潤了許多。
卻偏偏有人要煞風景。
“嘎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