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對于李老爺的一番話并不意外,倘若李老爺人品不佳,天佑也不會與他交好,即便他家姑娘再美再好,當初這門親事也不會那么快就定下。
倘若不是這場變故,二郎也會有一個好妻子。
只是,為人這些年,人情往來間,云臺也學會了一些。
旁人厚道,他們總不能叫人名聲有損。
“多謝李老爺了,家中之事,我們母子幾人尚能照應得過來,便不麻煩了。退婚一事,本是我們家提出來的,也該是我們對不住你們李家,對不住蘭兒。這事我在走前會讓人澄清,必不叫李家和蘭兒名聲受損。
此物便當是我家給蘭兒的賠禮了,夫君當初得來之時,聽人說是什么仙家之物,雖不能延年益壽,但或許能叫蘭兒一生順遂。”
云臺給出了一件羊脂玉的鐲子,親手套在了一旁的李家小姐李淑蘭的手上。
這羊脂玉鐲乃是昔日云臺在天上的配飾之一,雖不是什么珍貴法器,也無甚法力效用,只是尋常。但云臺佩戴千年,仙氣蘊養,不同凡俗之玉。對一凡人來說,常年佩戴,亦能延年益壽,逢兇化吉。
不過,對于李老爺這樣的凡人來說,他不知內情,只覺仙人之說或有或無,又不曾親眼看過,自然不信,不過覺得當初楊天佑是求個心安罷了。
那玉鐲瞧著玉質上佳,價值不菲,李老爺便知曉楊夫人此舉當真是真心如此,想要推拒,可云臺怎么會給他這個機會,匆匆便告辭離開了。
楊家幾人離開后,李老爺看著一旁不言不語望著門口出神的女兒,心疼又愧疚,“淑蘭,全是為父的錯,你且看開些吧日后若是再給你相看人家,你不點頭,為父不應,可好”
楊二郎這樣的樣貌人品,在整個灌江口也難有比得上他的,女兒難過也是人之常情。便是李老爺也惋惜沒了這么一個好女婿,怪只怪女兒與他有緣無份罷了。
兒女婚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老爺一向疼愛女兒,也未曾許女兒自主擇婿,挑了楊二郎這般好的二郎,只可惜太過緣淺。他如今這般允諾,亦是對女兒的疼惜和愧疚。
“二郎,李老爺是厚道人,蘭兒也是個好姑娘。你若是后悔了,還來得及”云臺見出了李府之后便有些心不在焉的兒子,故意道。雖是試探兒子心性,卻也是實話。
楊戩經母親提醒立時回過神來,“娘,便是李伯父厚道,此事又怎能出爾反爾更何況,本就是兒提出來的,李姑娘很好,我卻不能耽誤她,她將來會找到更好的夫婿的。”
見楊戩自有主張,云臺便不再提這事,帶著兄妹二人匆匆回家去了。
不過楊戩方才為何失神,也確實是因為李淑蘭,他想起了方才在李家廳中她那幽怨含水的眼眸,似乎在怪他怎么這般狠心,他心中很是滯澀愧疚。
半日后,李老爺方才回過神來,不該如此,便連忙帶著人親自去了楊府,想著幫襯一二,卻發現楊府早已是人去樓空。
楊家一家子離開得如此匆忙,或許真的攤上什么大事了。
不出幾日,灌江口雨過天晴,城中也都知道了楊家遭逢變故,匆匆離去,也怕連累李家,主動與李家解除了婚約。
這乃是楊府仆人親口所言,為的就是主母不愿叫李家背負罵名,故而主動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