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今天這兄友弟恭的是不是也太明顯了點
算了,討好老爺子,也算是情理之中,年紀大了,就喜歡看這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事,不過嘛
不過什么,你倒是說啊
別停
太子心下甚至都快拿個小本子準備記人名了。
康熙亦是聽得認真。
不少阿哥們亦是準備聽聽這些事情,太子是嫡,是君,就這個誰都知道,他們可還有一個長呢。
雖說他們滿人沒有什么立嫡立長的規矩,甚至其實太子能當上太子,除了皇阿瑪鐘愛,更是因為當年三藩之危,否則太子就不會這么容易定下來。
不過這些年到底是已經入主中原,漢人的習俗亦是在。
大阿哥文武都算得不錯,甚至跟著皇阿瑪御駕親征,那可真真是去帶兵的人,雖然過程中遇見了些事,但是也全都被皇阿瑪壓了下來。
尋常時候,那也是時不時就被皇阿瑪指去做事的人。
真說是有點事,誰會不往那個方向想呢
至于八阿哥心思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胤祉也沒有讓人失望,繼續道,真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古今盛軌,納入史冊。
流連于各路史家,復雜繁瑣,恩怨情仇,數不勝數。
復雜繁瑣、恩怨情仇
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怎么都帶著幾分不切實際的感覺
別說太子他們了,就算是五阿哥胤祺都不由得感覺這話說得有點不對勁,但是真說是哪里不對勁也說不出來。
真說是作為君父的康熙算是稍微放下了心,甚至帶上了幾分欣慰。
果然,他培養這么多兒子,到底意義非凡。
內襄政本、外領師干,日后輔佐太子治理江山社稷,古今盛軌矣。
與此同時,胤祉亦是看著如今這滿臉迷茫的老十四道,“十四弟,你也不必太過緊張,你來得不算是晚。”
“下次注意點就好。”胤祉道。
頂多就是沒提前太久了而已,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大家的問題,更主要是皇阿瑪在這里,要是不在這里什么問題都沒有了。
原本心情極佳的康熙
臭小子,朕聽見了。
而也伴隨著胤祉的話音落下,老十四好像眼睛瞪得更大了。
雖然
好像真的有很多道理。
但是三哥你這么說出來,真的好嗎
哦不對,三哥好像沒說出來
意識到這個問題,胤禎的眼睛更是瞪得溜圓。
怎么回事
再看看皇阿瑪那邊,胤禎感覺自己好像有點格格不入。
而也就是懷揣著這種心態的情況下,胤禎抱著外袍在一陣恍惚之中落了座,即便是宮人想要把外袍拿走,胤禎都沒松手。
作為同父同母的四阿哥但是實際上不僅僅不熟甚至關系比其他人更尷尬的胤禛到底還是出于那到底還算是有些的兄弟情,拍了拍老十四的肩膀,當做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