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時候大哭祖宗社稷,遺照死后不立功德碑,又有什么用。
而也伴隨著這話落下,胤祉那邊陷入了好一會兒的沉默。
仿佛像是神器還在和他說話。
但是此刻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只能等著胤祉再一次開口。
與此同時在這空隙之間,一切的東西砸下來,也好像給了許多人久違的喘息時間。
只是若是沉下心思仔細想想,這就壓根不是喘息時間。
但凡心中有一點江山社稷,就不可能平靜的下來,尤其是在場的絕大多數皇親國戚都是或多或少擔任職責的。
就算是沒有什么江山社稷,想得只是滿人自身,眼下這心情也實在好不到哪里去。
圓明園這個東西他們沒聽說過,但是紫禁城可謂是鼎鼎大名,還有那所謂的傀儡,馬背上打下來的江山,在日后成為了別人手里的傀儡,只要想,甚至可以隨時滅了。
又等了好一會兒,胤祉那邊還是沒有開口說話。
即便是大阿哥胤褆都感覺胤祉不會再說了,康熙那邊仍舊沒動。
直到胤祉的聲音重新傳入耳朵里面,你說得對,或許就算是全力以赴,也不見得能夠打贏,只不過把一切提前。
二十萬的八旗兵將,六十萬綠營,足足八十萬大軍分散各地,的確不可能因為沿海打仗全部抽調,那也抽了十萬兵將,對方呢不過兩萬人,兵力到了五比一,看起來好像很多,實際上因為防守分賽各地,敵人來自海上,一般是靠地方的,至于調兵,過來那就是長則好幾個月,短的也有足足一個月。
給人家幾個月那都是連推再打攻占了不知道幾座城的,這邊還沒到地方呢,發起反攻那都是五個月后,甚至還有一部分兵從頭到尾都是在來的路上,即便是鴉片戰爭打完了,人都沒到呢,一直在吃著人家的尾氣。
而且誰能想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武器竟然還要拿著明朝的大炮,甚至還有元朝的炮拿出來復刻,就算是還沒有科技爆發,技術高低并沒有像是日后那么以卵擊石,但是這也差了多少年啊
明明火器營一直都在,但是結果就是打仗的時候搞這一套軍工人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一點沒剩下,最后從古籍考古來解決問題是吧
康熙朝的確下血本引進、學習、研制,但是很多事情也有歷史局限性的,甚至算是秉承著實用主義,但是伴隨著康熙朝安定下來后,一切進入了尾聲,開始了保密階段,保密到最后,就連朝廷上下都忘了這些東西,但是這還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因為
武器制度,徹底直接絕了武器進步一途,確定火器形制后,搞制式化、一體化,是減少官員舞弊了,但是未來也給掘了個干干凈凈。
新武器因為不符合固有制式不合規定,新技術也不合規定,直接不報銷。
換言之,新武器研發的東西,全是廢物。
也因為當年防止貪腐,經費定得太死,即便是有上下波動,但是跑不贏通貨膨脹,造東西虧本,但是不造也不行,結果就是偷工減料,所有的東西全都是面子貨,不堪一擊。
新的上不來,舊的再倒退,這都不是軍備競賽了,這就是在軍備退步,但是敵人可不是在退步,他們已經在飛速向前,甚至已經有了蒸汽機,最惡心的是那都到十九世紀末了,左宗棠竟然能夠感慨,假如他們有明朝末年的武器,也不至于被人打到這樣,什么器之入中國三百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康熙沉默著,如果說之前的話,更多的是對后世的怒其不爭,那么此刻,康熙感覺到了這里面或許還有自己的緣故。
如果這一切他不曾聽道,他的確會為了防止火器營進行取舍。
此時此刻,康熙甚至有些慶幸。
他的晚年,或許就像是胤祉所言真的干了很多不該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