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等為宰殺
第七等為祭祀
第八等為歌藝
第九等為妓
第二章陽界之禮常
玉皇大帝見后面洋洋灑灑寫了許多張奏章,一時也看不過來。又想陽界之事與我又有多大關系無需這么認真。于是未再往下看,便對太白金星道“愛卿所奏極是貼切。既有元始天尊旨意,朕更無異議,按此頒布陽界便是。”說完,提了朱筆,在奏章后作了朱批,將奏章交還于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奉旨,到陽界頒布去了。
太白金星對陽界撰擬的三章規則,除了第一章的等級劃分和第二章的陽界禮常,得到了陽界首領們的認可和執行外,第三章關于陽界首領的權利、地域劃分以及食物的分配等規則,統統都沒有被陽界首領認可和執行。陽界依然是紛爭不斷。然而,這“約法三章”一詞卻留傳了下來。陽界人每每訂立君子協定時,總是以“約法三章”為口頭禪,以示公平、公正、互不侵犯。
至此,天、陽、陰三界,只差歷法沒有制定出來了。
智慧金星自奉了元始天尊旨意,便在智慧殿里潛心編撰文字、法歷。文字依據現天界使用的,又擴展了許多,很快就編撰完成了。只是法歷牽涉到時間,而那時間則是太白金星制定的。所以,沒有太白金星的協助,法歷編撰就有困難。于是,智慧金星便著童子去請太白金星。
不多會,太白金星到來智慧殿,智慧金星熱情迎接,道“賢第,愚兄編撰法歷,需要時間,故請賢弟來。請賢弟將對時間的編制告知愚兄。”因智慧金星成身在前,故而智慧金星稱太白金星為弟。
太白金星道“兄長,關于這時間的編制,請兄長聽我細細說來”太白金星便詳細說起時間的編制來,道“這時間的確定,必須依靠這日。因為他是元始天尊親賜,人們也都能看得見,其他的東西則是不成。因而,將這日每繞三界轉一圈,定為一日。這是劃分時間的最基本單位。其他時間地制定都以此為基礎,去演化”
智慧金星聽了不住地點頭。
太白金星繼續道“一日有明暗之分,明時就稱晝,因為這時三界都能看見日,這個字正好日在中間,故而取他。暗時則稱夜,因為這時并非伸手不見五指,也能看見一點東西,所以取了這上邊有一點的字。將一日再細分為十二個時辰。日值正中時,正照于我們處,即吾。則諧音為午,故而取名為午時。日在我們背后之時,正照下界子民,因而取其子字,稱為子時。由子時向午時方向,分別取一個字代表一個時辰。則將一日分成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再分為四個刻月亮每圓一次為一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一年又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炎為夏,寒為冬,花為春,實為秋”
智慧金星聽了,問道“那天、陽、陰三界的計時都是如此”
太白金星道“兄長,日是繞著三界轉的,時間計法當然是相同了。”
智慧金星若有所思的道“賢弟,若是這樣,那天界不就與陰陽兩界一樣了嗎這樣怎能體現出天界的優越來這不符合元始天尊的旨意。”
太白金星道“兄長,元始天尊旨意如何”
智慧金星道“賢弟,元始天尊旨意是天界一日,要抵那陰陽兩界一年。這樣才能體現出天界的優越來。”
太白金星為難地道“兄長,那日繞著三界轉,繞一圈,都同樣照一次,又如何能一日抵他一年”
智慧金星道“賢弟,這也不難,你只需讓日在天界跑得慢些就是。”
太白金星無可奈何地道“兄長,那日是元始天尊賜定的,我如何能動得”
智慧金星又道“賢弟,那就讓日的光透過天界時跑得慢些,就說在路上耽擱了,如何”
太白金星聽了,仍是為難,搖著頭道“兄長,這恐也解釋不清楚啊。”
智慧金星寬慰道“賢弟,這混沌宇宙,本來就解釋不清楚,你又何必這么較真呢”
太白金星雖然心不情愿,但也不敢違背元始天尊旨意,只好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太白金星又將天界時間與陰陽兩界的時間對比作了修改天界一日,為陰、陽兩界一年。
太白金星將三界時間設置、劃分等寫成奏章,呈報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視閱后準奏。太白金星便頒告三界,統一施行了這時間。
智慧金星編撰完文字、法歷,寫成奏章,來到靈霄殿,呈報給玉皇大帝,道“啟稟大帝,智慧已將文字、法歷編撰完畢,恭請大帝閱示。”
玉皇大帝接過奏章,只見上面赫然寫到
呈請大帝視閱
元始天尊,開天辟地。朗朗乾坤,恢宏已極。三界三生,大帝一統。大帝稱朕,百仙稱臣。三界四方,俯首聽聆。君臣綱常,不得有枉。君命至上,百仙不違。法規戒律,時時遵章。逆律違戒,定懲不怠
玉皇大帝看到這心里十分高興,繼續往下看。又見下面寫到
茲定天律九章,戒律九條,懲罰一十八條。
天律九章如下
第一章大帝至上,唯命是從。
第二章下服上命,從命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