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道“御妹,那泰山之美還在后頭,你且聽為兄講。”玉皇大帝興致盎然,踱著步,手舞足蹈地道“登極一望,東海咫尺或碧波萬頃,或波濤洶涌;可得陽界第一束晨曦,可沐東海第一縷紫氣。日出之前云霧繚繞,翻卷沸騰;萬山盡沒,唯有山頂,突兀云上。南天門聳立,天街綿延;游者其上,仙人一般。日出之時火輪躍海,東邊天際,如火如焰;萬道霞光,輻射四方,美輪美奐。日暮之際夕陽隱山,晚霞映天,云如赤焰;百嶺犬牙,峰巒盡染。如夢似幻,不差天宮。實可謂人間天堂也”
女媧聽得如癡如醉,待玉皇大帝話語停了片刻,才回過神來,將信將疑的道“泰山這般美麗,陛下是如何知曉的”
玉皇大帝道“御妹有所不知,當年建造郎建造天宮,冥思苦想,不得圖樣。忽一日,看見泰山,欣喜不已,便仿了泰山形制,建了天宮。”
女媧恍然大悟的道“原來如此呀”
玉皇大帝得意的道“御妹,不瞞你說,當年為兄聽說此事,也是將信將疑,還親自去察看了一番,果然不虛。那泰山之美,比為兄剛才講的還美十分,是為兄口拙嘴笨,沒能將他之美講清講全。為兄見有如此美麗之處,難舍難棄,便命建造郎在那泰山之巔,為朕建了一處行宮。御妹若是愿意,為兄便在行宮相鄰處,辟一方寶地,建一座殿宇,御妹住去便是。”
女媧道“聽了陛下如此一說,女媧哪還有不依之理女媧煩請陛下,命建造郎建一茅舍便可。”
玉皇大帝召來建造郎,對他道“鄭愛卿,你等速去陽界東首,東海之濱的泰山之巔,朕的行宮之鄰,為女媧天尊建造一殿宇,不得有誤。”
建造郎領了御旨,哪敢怠慢親自帶領天宮里能工巧匠,來到泰山頂上,在玉皇大帝行宮之西南,地勢稍低于玉皇大帝行宮處,開辟了一塊風水寶地,興建殿宇。
不久,殿宇建造完畢,建造郎來到靈霄殿向玉皇大帝復旨,道“啟稟陛下,泰山之巔殿宇已經建造完畢。”
玉皇大帝道“殿宇位置如何形制又如何”
建造郎道“回稟陛下,殿宇位于陛下行宮西南側,地勢較陛下行宮略低。但是,殿基寬闊平坦,地勢北高南低,應風應水,乃風水寶地。大殿坐北面南,正合建制。正殿五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大門一座。殿宇氣勢宏偉,建造精美。陽界王者之宮殿,也難與之相比。”
玉皇大帝聽了十分高興,道“建造郎辛苦了。但還需你再辛苦一趟。將朕親書的殿宇匾額懸掛于大殿之上。”
建造郎接過御侍遞過來的匾額,小心地拿好了,直奔泰山而去。
玉皇大帝喚來內侍郎,吩咐道“王愛卿,你去八十一重天上,請女媧天尊及三位金星天尊。”玉皇大帝想請三位金星來,為女媧餞行。
內侍郎道聲“遵命”,領命而去。
不多時,女媧來到靈霄殿,向坐在龍椅上的玉皇大帝施禮道“女媧拜見陛下。”
玉皇大帝忙道“御妹免禮。”說著,起身向女媧走過來,邊走邊道“御妹,剛才建造郎已來復旨,說泰山之上殿宇已經建好。為兄知那殿宇毗鄰東海萬頃碧波,早沐晨曦萬道霞光,便給賜了名,謂“碧霞祠”,并賜御妹為碧霞元君。不知御妹以為如何”
女媧道“感謝陛下恩典,此名甚佳,得合其景,又似我清凈之心,甚妙。女媧這便回殿,收拾行李。還望陛下遣幾位大力神,將臣的行李送去。”說完,便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