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日,該玄奘登臺講經了。快到辰時,講經剛要開始,忽然見寺外旌旗招展,一隊人馬浩浩蕩蕩來到寺門前。旌旗開處,現出一頂鑾乘。鑾乘里走下當朝天子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在眾人簇擁下,走進大法寺,來到講經臺前。
眾僧見皇上駕臨,驚慌不已,紛紛伏地叩頭,山呼“我皇萬歲”。
太宗皇帝道“眾僧平身。朕今日是來聽高僧講經的,你們不必如此,免得影響了高僧講經釋禪。”
眾僧謝恩起身。
太監們抬來龍椅,太宗皇帝坐下。宮人們打著寶蓋傘,為皇上遮陽。
太宗皇帝剛剛坐穩,就見玄奘登上臺來。玄奘見皇上駕臨,坐于臺下,驚詫不已,忙向皇上施禮,并呼“我皇萬歲”。
太宗皇帝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玄奘講經便是。
玄奘盤膝坐于臺中,開始講經。他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語言流暢。先講佛的起源,再講佛的傳入,最后講佛與眾人、與大唐國的關系。直講到午時,雖然烈日直射,酷熱難耐,但玄奘穩坐臺上,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泰然自若。玄奘道“我佛慈悲為懷,不念舊惡,無論往昔如何,只要思過、悔改,篤定佛心,潛心修行,就能修成正果。此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也。
萬眾萬民,要存善意之心,感恩之念;廣行善事,不為惡行;與人友善,不做奸逆之事。則天下祥和,國之安泰。此既是萬眾萬民為我大唐國繁榮昌盛之貢獻,亦為萬眾萬民安康之源泉。如是,百姓之福,國家之幸也”
太宗皇帝聽了,心中暗暗贊賞。
經過在長安大法寺兩個多月的講經比竟,諸位評判高僧皆推舉玄奘為去西天取經的最佳人選。報呈給太宗皇帝,太宗皇帝點頭同意。又得知,玄奘乃是當朝總管殷開山的外孫,其父是文淵殿大學士陳光蕊,心中更是滿意。于是,御筆欽點,旨命玄奘去西天佛國雷音寺取經。
太宗皇帝隨即賜封玄奘為大闡都僧綱官爵,又賞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雪駒馬一匹。
玄奘法師不日將起身西行。
這正是前世注定有佛緣,今日受命去西天。一朝取得真經來,萬事萬代美名傳。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