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道“陛下放心,玄奘定不負陛下之期望。”
游罷,太宗皇帝在御花園里設宴,為玄奘法師餞行。只見太宗皇帝從地上捏了一捻土,放到玄奘法師的酒杯里,然后勸他飲下。
玄奘法師不解皇上之意,疑疑惑惑地端起酒杯。
太宗皇帝深情地道“法師,朕之意,乃寧戀故國一捻土,不戀他鄉萬兩金啊。”
玄奘法師聽后,真誠的道“陛下,玄奘必不負陛下之托付,定當取回真經來。”
太宗皇帝聽了甚感欣慰,拉著玄奘法師的手,面對南天,與玄奘法師結拜為金蘭。并賜玄奘法師姓氏為“唐”,名“三藏”。乃時時不忘大唐之意太宗皇帝殷切之期望,可見一斑。
玄奘法師萬般感動,立誓道“陛下,玄奘歷盡千難萬險,也要到西天取回真經,報答陛下之恩德。”
太宗皇帝高興不已,與玄奘法師邊飲酒邊交談,其親近之狀無以言表。
武媚娘與眾妃子侍于一旁。武媚娘見玄奘法師生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兩耳垂肩,一副大慈大悲,大富大貴之象;人又恰值風華正茂年紀,長得英俊,氣質不凡,談吐又文雅脫俗,心中不免悸動。又加數月來,太宗皇帝病后身體虛弱,不勝房事,而太子又不敢再來寢宮與之合歡,突然缺少了男歡女愛之悅,倍感寂寞難耐。今日見了玄奘法師長得這般人才,又是佛門中高僧,便有了欲求,不禁心癢意亂,情不自禁地悄聲道“此般得道高僧,武媚擁一晚,一生無憾也。”
身旁的一個妃子聽了,驚得一個冷戰,道“媚娘不想活命了竟敢說出這般妄言來”
武媚娘斜眼瞟了那妃子一眼,不屑的道“如此俗不可耐之人,不可為伍。”
那妃子知道武媚娘說話時常口無遮攔,也不將這當回事,只是不再理采罷了。
九月十二日,玄奘法師辭別長安,騎上太宗皇帝賜予他的雪駒馬,策馬出了長安城。
只十數日,玄奘法師便到了西域境內。這西域,到處荒涼,少有人煙。虎狼出沒,野獸猖獗。到了傍晚,玄奘法師不敢再行,找到一棵大樹,把馬拴在樹上,自己則爬上大樹,靠在樹杈上歇息。由于連日的奔波,已是十分的疲乏,不一會便入了夢鄉。也不知睡了多久,被“嘰嘰喳喳”,“嗚嗚”低嘯的聲音驚醒。低頭一看,直嚇得他渾身戰栗,差點從樹上掉下來樹下,自己那匹雪駒馬早已被咬死,躺在地上,一群野狼,閃爍著幽靈般的藍眼睛,正在撕扯著,啃食著。一只老虎在惡狼的外面,低嘯著,欲進來搶食。玄奘法師既心疼,又害怕,目不敢再視,只好緊抱著樹杈,默默祈禱。
天亮時,玄奘法師再看樹下,那匹雪駒馬被吃得連塊骨頭都不見了,只留下地上的一片血跡和拴在樹干上的那根馬韁。他傷心不已,戰戰兢兢地爬下樹來。這才看到,放在大樹旁的行囊也被弄得七零八落。玄奘法師邊收拾著東西,邊自言自語的道“去那西天,遙遙幾萬里,這剛上路不久,就遇到這般兇險之事,往后的路上,還不知會遇到什么危險。馬也沒了,只能靠兩只腳步行,何時才能走到”不禁仰天長嘆。
正在這時,只見遠處走來一位中年婦女。那婦女胳膊上挎著一個竹籃,來到玄奘法師近前,問道“法師從何處來要到哪里去又為何唉聲嘆息”
玄奘法師道“施主,貧僧從長安城來,受我皇陛下遣使,到西天佛國取經,不曾想,剛到這西域之地,就遇到虎狼,將貧僧做腳力的馬給吃了。這西天萬里之遙,僅靠貧僧兩只腳行走,何時才能走到再說,貧僧剛走了這幾日,就遇到這樣兇險之事,去那西天路上,還不知會遇到什么險惡,貧僧真是怕到不了西天佛國,辜負了我皇陛下的托付。”
婦人道“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法師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艱難,神靈也會保佑你的。法師一定能到得西天,取得回真經。”
玄奘法師聽了備受鼓舞,道“謝施主吉言。貧僧定會不辭辛苦,不畏艱險,排除萬難,到達西天佛國,取回真經,不負我皇帝陛下重托。”說完,背起行囊就走。
婦人道“法師且請留步。我婦人見法師取經之心如此堅定,便送給法師一樣東西,日后定有大用。”婦人說著從籃子里取出一頂鑲金花帽,送給玄奘法師,又道“法師前行,定會經過五行山。如遇弟子求救,你便可救他,并將這頂花帽戴他頭上。我教你一句咒語,他若不聽你差使,你便念這咒語,他則頭疼難忍,不敢再妄為,而保你西天取經。”這婦人對玄奘法師附耳低語,將咒語向玄奘法師傳授了一遍。
玄奘法師連忙感謝。再抬頭看時,已沒了那婦人的蹤影,卻見菩薩踏著祥云,向天空中升去。玄奘法師趕忙向著菩薩揖首,連連道“玄奘感謝菩薩指點,感謝菩薩指點”
自此,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之心堅如磐石。
玄奘法師行至五行山,心里想著菩薩的教誨,邊沿著山下的小路前行,邊注意聽著動靜,生怕錯過菩薩講的那機會。可走了快有一個時辰,也沒聽到求救之聲,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莫非是我聽得不仔細,錯過了正在這時,突然從前面山腳下傳來了呼喊聲。玄奘法師趕忙停住腳步,仔細辨聽,只聽得呼喊聲又傳來“師父,救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