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沉思片刻,道“陛下有如此虔誠之心,微臣萬分感動,依微臣拙見,將神靈移至這寢殿內,有所不妥。寢殿乃起居之所,非靜雅之處,有失對神靈的尊崇。以微臣之意,不如將神靈之位,供奉于陛下的御書房里。一是對神靈尊敬,二是距陛下寢殿又近在咫尺,供奉也方便。”
女王聽了高興地道“甚好,太師說的極是。寢殿乃污濁之地,怎好供奉神靈御書房里靜雅,適合供奉。甚好。”
太師又道“此神靈乃大慈大悲,普救眾生之菩薩,每日早上上香燃燭即可,供品可待節祭時再供。這樣,即符合供祭禮儀,又不致過于繁瑣。陛下以為如何”
女王滿意地點頭道“甚好。太師安排便是。”
太師著人在女王御書房外廳靠北墻處擺了張條案,條案前又擺了張桌子。桌子上設了香爐、燭臺。一切布置停當,于翌日晨時,太師上祭臺,面對上天神靈,叩拜祭禮畢,雙手捧著菩薩神位牌,緩緩走下祭臺。一路虔誠之至,小心翼翼,將菩薩神靈迎供至御書房里,將菩薩神位供奉于條案上,然后退出御書房。
玫瑰和月季上前,點燃了燭臺上的蠟燭。女王輕步走到案前,玉手接過玫瑰遞過來的、已經在蠟燭上燃著了的三炷檀香,持在手中,深深作揖,然后直起身來。玫瑰接過女王手中的檀香,插入香爐內。只見那香煙裊裊,徐徐上升。
女王伏身叩拜。太師等人也在御書房外齊刷刷跪于地上,跟隨女王叩頭祭拜。
拜祭完,女王道“有勞了太師及眾愛卿,菩薩神靈已居本王御書房里,合了本王心愿,本王定會日日虔誠供奉,祈求菩薩佑護我女兒國國運昌盛,臣民安泰。”
眾人皆呼“謝陛下恩典,祝我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后起身退出。
自此,女王終日素食,不再染渾。每日早晨,洗漱、梳妝畢,即由玫瑰、月季陪同,來到前院的御書房里,上香燃燭,供奉菩薩,不敢一日疏忽。女王之虔誠,無以言表。
又過了幾日,女王身體基本已愈。華郎中由太師引領,來養心殿向女王辭行。女王誠懇地挽留華郎中再住些時日,以表感激之情。
華郎中施禮道“謝陛下關懷。診病救人,是我醫者天職與本分,陛下不必掛在心上。能見陛下龍體康復,本郎中也是萬分高興,此乃上天神靈佑護之故,本郎中只是略出微薄之力而已,不足掛齒。本郎中祝國王陛下身體安康,萬壽無疆。”
女王見華郎中居功而不自傲,更不貪功,反倒如此謙遜,深受感動。情不自禁地贊嘆道“華郎中,您不僅是一代神醫,而且是做人之楷模,本王著實敬佩。”自此后,女兒國之人,都尊稱華郎中為“神醫”。
華郎中謙虛地道“陛下過譽了,本郎中實在有愧。”華郎中此話并非是虛偽,而是實實在在的心情表達,尤其是聽到女王對他這般贊譽后,他心里有一種難以言訴的感覺。
女王見挽留不住,對太師道“太師,快取黃金一千兩,送與華神醫。”
華郎中推辭道“陛下,本郎中雖不是大富之人,但衣食無憂,本郎中要這么多金銀有何用再說,甄郎中去接本郎中時,已付了銀元寶五十兩,足夠本郎中出診之費用,怎能再取”
女王真誠地道“華神醫,您的救命之恩,本王豈能不報”
華郎中也誠懇地道“陛下,若本郎中拿了這些金銀,便是我貪得無厭,有辱醫德神圣。本郎中至死也要不得。”
女王見華郎中說的衷懇,執意不收,便不再勉強。道“華神醫,您既不要金銀,那本王就賜你兩位美女吧。您看我宮里,中意哪位女子,本王均可賞賜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