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笑道“沒想到牡丹仙子身居王位,居于王宮,還知道民間笑話”
牡丹仙子道“這兩年,牡丹辭了王位,也看了不少凡俗之書,便知道了一些民間之事。”
菩薩感慨地道“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得有失,是塵世間正常之事。”
菩薩見牡丹仙子歇息的差不多了,便催促她趕路,道“仙子歇息得怎么樣了咱們繼續經歷這九九八十一磨難吧”
牡丹仙子見與菩薩談得比較輕松,機會難得,于是想把一些話說開,便又壯了壯膽,帶著怯怯的樣子,道“菩薩,您度我升仙,對我又如此關懷,牡丹心中納悶,莫不是菩薩有何用意”
菩薩道“本尊身為菩薩,已無欲無求。然而,本尊肩負天下救苦救難之責,救萬民于苦難之中,超度德高望眾之人,是本尊的天職。”
牡丹仙子不以為然地道“菩薩,我牡丹乃一平常女子,六根不凈,修行不深,道行淺薄,卻為何得您超度”
菩薩道“牡丹仙子說的極是,在超度你之事上,本尊確是有了私心,或者說是額外做了關照。”
牡丹仙子聽了,心里猛然一驚,脫口道“不可,牡丹已經”她沒敢再說下去。
菩薩聽了,笑道“難道仙子以為本尊有所圖謀”
牡丹仙子趕忙施禮,道“菩薩恕罪,牡丹不敢。”
菩薩嘆了口氣,感慨的道“仙子,依你對本尊弟子唐玄奘所為,本尊是斷不能度你成仙的”
牡丹仙子聽了,羞得滿臉通紅,更加疑惑地道“菩薩卻為何又超度于我”
菩薩道“本尊修行了千萬年,自以為道行深厚,脫了凡身俗世,不曾想,自見到你之后,才知道,心底深處,還有俗根。對你超度之事,確實存有私情。”
牡丹仙子聯想到酆都城外之事,以為菩薩講的私情就是那兒女之情,怯生生、帶著羞澀地道“菩薩,我已與那唐僧入了洞房,飲了交杯之酒,結成了夫妻。雖未行得夫妻之事,但牡丹堅信,我已屬唐僧之人,必當為其守身如玉,縱使再有公子王侯,牡丹也不會有絲毫動心,移情別戀”
菩薩止住牡丹仙子的話,道“仙子錯了,本尊所說私情,并非你所想那樣。仙子經歷,使本尊想起了千萬年前,本尊出道之前的往事。”菩薩好似回憶起往昔那美好的青春時代,深情地道“那時,本尊比你兩年前還年輕,一場慘烈的潼關之戰,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本尊得知他戰死沙場后,瘋狂地尋找了三日三夜,卻終沒能再見到他一面。本尊坐在那戰場上的荒野里,又哭了三日三夜,就在萬念俱焚之時,是佛祖垂憐,收了本尊為弟子。自此后,本尊便潛心習佛,立志消除人世間一切苦難,拯救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與眾生。是你對玄奘的癡情,喚起了本尊對少女時代往事的回憶。于是,便動了惻隱之心,佛法之外開恩,先在酆都城外救了你,今又度你成仙,懇求太白天尊,面奏玉帝陛下,召你天宮御花園里履職。這便是本尊的私情與私心。”
牡丹仙子聽了,方知菩薩也是女兒之身,少女時代也是有情有義的癡情女子,萬分感動。也為剛才的妄加猜度感到慚愧,忙賠罪道“菩薩,牡丹為剛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慚愧,請菩薩恕罪。”
菩薩道“仙子不必為此耿耿于心,本尊喜愛的就是你那忠貞的情感,但你今日成仙入了天宮,萬不可再動俗世之思念,以免違犯了天規戒律,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