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萬把頭指揮著大家,有的用竹竿扎成一丈多寬的三層竹筏,有的在山坡上砍伐松木,有的則在河里用采伐來的松木搭建簡易碼頭。整個河灘上,人聲鼎沸,熱火朝天。
簡易碼頭建好后,人們將扎好的兩個竹筏拖到碼頭邊的河里,順著河流方向擺好,再把四根楠木大樹沿簡易碼頭滾到兩個竹筏上,用繩子與竹筏固定在一起。然后將木排駛離簡易碼頭,停放在下方的河邊。如此,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將二十八棵楠木扎成七個木排。七個大木排一溜的沿河邊擺開,只待放排。
楊府尉望著做好的七個大木排,心里由衷地高興。
晚飯后,楊府尉召集來紫校尉、萬把頭和響三山等人商議放排之事。
萬把頭道“大人,由于楠木很沉,雖然加了竹筏,但每個木排也載不多人,依小民看,為保險起見,每個木排上除有兩個伐木人掌排外,至多再載兩三個人。”
楊府尉想了想,道“就依你的意思辦”又對紫校尉道“本官與萬把頭乘第一張木排。你帶領剩余人員走陸路,一路上要確保人員安全。”
萬把頭勸道“大人,這次放排,不同以往,路上可能有危險。大人還是從陸地上走吧。”
紫校尉也道“大人,那樣太危險,還是屬下打頭陣,您從陸路走。”
楊府尉道“自進山以來,本官什么危險沒經歷過再說,有先王及神靈佑護,我們必當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本官心意已決,不要再勸。”
大家見楊府尉決心已定,只好依從。
次日,大家早早地起來,簡單地吃了飯便各就各位。此時,初升的太陽照的天空中霞光萬道。子母河上,碧波滔滔;七個木排沿著岸邊擺放。
第一張木排上,萬把頭昂首站在木排的排頭,楊府尉和梅參軍、紅侍從站在木排中間,另一個伐木人手持竹篙,站在木排尾部。其他木排上,人們也已準備好,只等一聲號令,便可撐排起航。
萬把頭面向前方遼闊的子母河,高聲喊唱道“天蒼蒼,水茫茫,各路神靈幫我忙,助我木排乘風浪,保我人馬一路暢。俗子俗民萬山紅,鞠躬謝過各神靈。”萬把頭喊罷,向著前方,向著左右兩側的大山,各深深地作揖鞠躬。然后,大聲喊道“起航嘍”
萬把頭的聲音在山谷間回蕩“起航嘍”
萬把頭從腰間抽出砍刀,揮刀砍斷牽拉木排的繩子,抄起放在木排上的竹篙,用力將木排向江心,向下游撐。其她掌排人,也已砍斷繩子,用力撐篙。木排緩緩向江心、向下游漂去。片刻,木排在滾滾河水地推動下,如脫韁的野馬,順流而下。
七張木排猶如一條戲水的長龍,隨波起伏,直向下游駛去。
紫校尉等幾十個人,在岸邊揮舞著手,歡呼雀躍,呼喊著,向楊府尉她們送行、祝福。
楊府尉站在木排上,放眼望去前面是寬闊的河面,河水波濤洶涌,在朝陽的映照下,金光閃閃。楊府尉又看兩岸樹木蔥綠,森林茂盛;群山連綿,山巒疊嶂。
木排進入峽谷,更有另一番景致山崖陡峭,如斧劈刀削;河水拍岸,浪花翻卷。峽谷上,猿啼虎嘯,更顯峽谷幽深。
楊府尉目不暇接,情不自禁的嘖嘖稱贊山河壯麗,江山多嬌。河水拍打著木排,嘩啦啦作響,激起的浪花拍到木排上。楊府尉只顧欣賞美麗山河,浪花打濕了她的腳,濺到了她的身上,她全然不知,全然不覺。
萬把頭掌著木排,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她放聲大喊“哎,我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