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與李成孝的案子轟動了京都城。太師聞聽后十分惱怒,立即命御林軍總統領梅蘭,派遣御林軍士在工地外嚴密把守,沒有太師的令牌,一律不準外國工匠走出工地半步,否則將拿守衛的御林軍士是問。并下令凡發現與女兒國人有奸情者,雙方一律斬首。
此令一出,柳府丞氣惱不已,她恨李成孝壞了她的大事,將她已實施多日的計劃全給毀了。
柳府丞專程來到春尚書府,要接吳心安回工地。春尚書與吳心安已是如膠似漆,哪里肯放人柳府丞只好勸慰道“大人,太師剛剛下令,工地上更是有御林軍士守衛,日日清點外國工匠人頭,吳師傅不回去,恐怕很難應付得過去。現在正值風頭浪尖,大人千萬不可強行,應從長計議。卑職明白大人心思,過幾日,風聲消停些,卑職再將吳師傅送到府上來,既能讓吳師傅服侍大人,又省了許多的麻煩,豈不更好”
春尚書聽了,覺得柳府丞講的有道理,便讓她把吳心安帶了回去。
過了三四日,春尚書還不見柳府丞送吳心安來,心里再也等不得了,便差車侍衛到佛仙殿工地去找柳府丞要人。
車侍衛來到佛仙殿工地,柳府丞卻不在,便直接找到吳心安,帶著他就走。到了工地外,卻被一御林軍士攔住,不讓吳心安出去。
車侍衛在春尚書身邊威武慣了,見自己被一年輕御林軍士駁了顏面,很是生氣,道“大膽軍士,你也不睜開眼看看,這是兵部春尚書要的人,你也敢阻攔小心你的腦袋。”
御林軍士知道兵部尚書春花的厲害,聽了車侍衛的話,嚇得膽戰心驚地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嘴上雖是這樣說,但卻也不敢放行。因為她知道,若是放了行,自己就倒了霉。
正在為難之際,負責守衛佛仙殿工地的御林軍校尉蒲草,見這邊吵吵嚷嚷,走了過來,問御林軍士道“何事在這爭吵”
御林軍士指了指車侍衛,道“回大人話,她要帶這工匠出去。”
還未等蒲校尉答話,車侍衛就傲慢地道“兵部尚書春大人讓來提這個木匠。”
這蒲校尉二十七八歲年紀,也是年輕氣盛,見她一個小小兵部侍衛就這樣蠻橫,目中無人,哪里能吃這一套也毫不客氣地道“你拿兵部尚書壓我本校尉還是奉了太師之命呢。”
一句話堵得車侍衛啞口無言,脹紅了臉。她哪里受過這種氣就要抽腰中劍來嚇唬。沒成想,蒲校尉更不示弱,也伸手拔劍。就在這危機之時,柳府丞乘馬車來到工地前,她邊下馬車邊喊道“二位軍士,且莫傷了和氣。”
車、蒲二人并不想真的動手,聽到柳府丞的勸,便借坡下驢,松開手中的劍,但仍是怒目而視。
柳府丞認出是車侍衛,便明白了一切,走到她們跟前,笑嘻嘻地道“二位軍士,都是一家人,有話好說,何必這樣劍拔弩張的傷了和氣”
車侍衛忿忿地道“柳大人,春大人要提吳木匠,她卻執意不讓,您說,這不氣人嗎”
蒲校尉也道“柳大人,您給評評理,太師嚴令,不準外國工匠出佛仙殿工地。她說提人就提人她比太師權還大”
車侍衛聽了又向蒲校尉瞪起了眼。蒲校尉毫不示弱,也挺直了身,梗著脖子,怒視著車侍衛,狠狠地“哼”了她一聲。
柳府丞還想推動春尚書向太師提請留住李友朋他們之事,自然是不能得罪春尚書。而這蒲校尉又是奉了太師之令,不經過她的同意,即使是強行帶走了吳心安,也會埋下更大的禍患,所以,也不能得罪。于是對車侍衛道“車軍士,你也是的,有話怎不好好講蒲校尉又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只要你把事情講清楚了,春尚書提人,蒲校尉能不放”一席話說得蒲校尉心里美滋滋的。
柳府丞轉而又對蒲校尉道“蒲校尉,既然春尚書要提人,自然是有要事,你就網開一面,也別駁了春大人的面子,畢竟春大人是朝中重臣。”
蒲校尉很是為難,她哪里敢自作主張猶豫了一會,道“要不,讓春大人討太師的令牌來”
車侍衛一聽,又要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