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尚書見車侍衛已與桂校尉見過了,便道“時候不早了,你們上路吧。”言罷,駁馬回府去了。
桂校尉騎上馬,命令軍士們啟程。
軍士薔薇前面開道,桂校尉和車侍衛走在最后,她們護送著載有西圖國七個木匠的兩輛馬車出了驛站,直向西城門而去。
桂校尉一行出了京都城,沿官道一路西行。
李友朋、韓玉樹和吳心安三人同坐在一輛馬車里,馬車晃晃悠悠,一路前行。韓玉樹道“這女兒國里的官人還真不錯,不僅給咱工錢不少,還用官車送咱們,風吹不著,雨打不著的就到了家。我這還是大閨女上轎頭一回享受這待遇。”
韓玉樹的話勾起了李友朋的心思,他想起了柳府丞,那么大的官,對他還這么好,給他懷了孩子,臨別時還送了他十兩銀子,這樣的女人天底下哪里找去也感嘆道“是啊,女兒國里的人真好。”
吳心安也想起與春尚書耳鬢廝磨的時光,道“我都不想走了。”
韓玉樹對吳心安調侃道“你有女人滋潤著,是不想家,可我們能與你比”又感慨的道“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女兒國再好,也不是咱的家。出來這么長時間,我都想老婆孩子了。”
李友朋道“可不是這一晃,咱們出來都半年多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樣了。”
吳心安悻悻的道“不就是半年嗎還能怎么樣又要為吃喝拉撒操勞了”他想若是春尚書能留下自己來多好呀,那樣,就再也不用為生計忙碌了,而且還有享不盡的福。都怪那太師。于是感嘆道“真是沒那個命啊”
韓玉樹卻高興的道“咱命還孬咱不是開了眼,見了菩薩真容嗎這世上,能有幾人這樣開眼的咱算是有福氣的了。”
吳心安不以為然的道“這算什么福氣兒孫滿堂,金玉成山那才是真正的福氣。”
李友朋道“吳木匠,話不能這么說,金玉成山當然是好,可是咱與那無緣,沒那個命。但是,這回咱見了菩薩的真容,菩薩應了咱的愿,這也是咱的大福。”
韓玉樹聽到李友朋說起許愿,便好奇的道“李大哥,我許的是將來我也要成仙。你許的是什么愿”
李友朋他不敢說許了“柳艷母子平安”的愿,便吱吱嗚嗚的道“許的愿不能講,講出來就不靈了。”
吳心安則笑話韓玉樹道“你還想成仙就你這德行也能成仙再說,成仙有什么好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才好哪。”他想說摟著春尚書這樣的大官,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才好哪。但他不敢這樣明說,只能說成“老婆孩子熱炕頭。”
韓玉樹雖然也有點羨慕吳心安的艷遇,但卻從心里瞧不起他這種被女人包養的人,不理吳心安的茬,接著李友朋的話道“壞了,我說出來了,這該怎么辦”
李友朋開玩笑的道“怎么辦你多受點磨難唄俗話說,行善積德,才得仙緣,你也要多行善積德才行。”
韓玉樹不以為然的道“行善積德,才得仙緣。咱平時行了啥善積了啥德也能一睹菩薩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