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道“把樞密郎押來。”
御前侍衛施禮道“遵命。”轉身出了御書房。
不多時,御前侍衛押著石樞密郎來到御書房,石樞密郎見了女王,趕忙叩頭道“微臣叩見陛下。”
女王指著石樞密郎怒不可遏地道“你好大的膽,竟敢私自扣押機要遞呈,拉出去,斬了。”
石樞密郎聽陛下講扣押遞呈之事,又見丁府丞在,便明白了陛下生氣的緣由。急忙叩頭,道“陛下恕罪,微臣見丁大人遞呈并無緊要之事,而且又年關將至,陛下事務繁忙,且龍體沉重,不便過多打擾,便壓了下來,未呈報陛下。微臣有罪,微臣該死。”
丁府丞見女王為了這么一件事就大動肝火,還要殺人,不免心中大驚。心想陛下以前處事沉穩,少有發火之時,今日這是怎么了竟如此動怒如若真殺了石樞密郎,不成了自己罪過于是趕忙叩頭,壯著膽子為石樞密郎求情,道“陛下息怒,石大人全是為了陛下龍體著想。再說,此事也是卑職之錯年關陛下繁忙,不該越位面稟。卑職斗膽,求陛下開恩,饒恕了石大人。”
女王剛才是太過激動,才做出這沖動之事來。話一出口,也覺不妥,可君言千金,不好自己改口。現在見丁府丞求情,有了改口的借口,于是,便順水推舟,對石樞密郎道“今日就免你之罪,以后再敢如此,定不饒恕。退下。”
石樞密郎誠惶誠恐,趕忙叩頭謝恩,然后退出御書房。
女王又問丁府丞道“他們現在何處”
丁府丞道“回稟陛下,那兩個木匠現住在桃園縣荷前村。”
女王又關心的道“他們是怎么生還的”
丁府丞道“回稟陛下,這二人能生還,全靠了荷前村的荷英,是這荷英將他們救回的家,并請醫喂藥,悉心照料,不離不棄,直到第七七四十九日,他們才活過來。沒有這荷英的大慈大悲,大仁大義,這兩個木匠早已尸爛成泥,斷難復生。”
女王聽了激動不已,眼圈都紅了,她十分關切李友朋的遭遇,想知道他是怎么死而復生的,又是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罪。她懷著沉痛的心情,道“你將這件事從頭至尾仔細講與朕聽。”
丁府丞知道陛下對這件事一直都很關心,便詳細地將此事從曇花向桃園縣縣令密告講起,直講到臘月二十二日他審案那日止。女王認真地聽著,聽得她刻骨銘心般地痛。丁府丞講完后,女王已是淚流滿面。丁府丞不知內情,見女王如此傷心難過,詫愕不已。
可心明白女王心情,聽了也是唏噓不已,抹著淚,走到女王身邊,悄悄將絹帕遞給女王。
可意疑惑地悄悄問水常隨令,道“陛下怎么如此難過”
水常隨令雖然也明白原因,但她哪里能道破應付道“陛下仁德,愛民如子。”
女王擦完淚,情不自禁地道“他們能死而復生,都是神靈保佑啊”
丁府丞道“陛下圣明。卑職也以為這事冥冥之中都是神靈的安排。陛下試想,那國寶在金庫里,看守得如此嚴密,怎會被偷得出來若非是曇花主仆財迷心竅,又怎會暴露出春花殺人之事不是荷英虔誠信佛,又怎會將已死之人拉回家中還又照顧那么長久所有這些,都應是神靈的安排呀陛下,這荷英大慈大悲,大仁大義,卑職斗膽,懇請陛下,加以賞賜,以彰顯陛下仁愛、慈悲之懷;號召天下,崇尚佛教;激勵國人,仗義行善。于國于民,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