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時環兒與你說話了”趙姨娘將床邊的紗帳空出一條縫隙,好讓里頭睡著的孩子聞些鮮活氣。
“問了一些家里的事,后來管家的領了人來,我出去打聽了說給他聽,便累得又睡下了。”
趙姨娘哼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在說誰,“一群拜高踩低的東西,我環兒的好日子可在后頭呢。”
這話云翹不便接,便拿了賈環睡前換下的貼身衣裳去洗了。
午后探春來甘棠院看賈環,正碰上吃飯。
賈環坐在床上被趙姨娘喂著珍珠米熬出來的肉粥,香香濃濃的,他用了大半碗。
“姨娘,環兒如何了”
趙姨娘見是探春來了,神色柔和,“可是太太叫你來的”
“我說要來看環兒,太太說順道帶些東西,正巧一起拿來。”
跟著來的侍書將各類養身補品,以及探春先前給賈環做好的兩雙鞋都交與香扇,并小聲囑咐了幾句。
趙姨娘拉了探春坐在床前的繡凳上,對著賈環道,“這是你一個肚子里出來的姐姐,可要認識認識。”
“三姐姐。”如今探春養在王夫人名下,賈環想著直呼姐姐也不妥,便這樣叫了。
探春穿著杏襖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生得是俊眼秀眉,身材長挑,雙目間顧盼生姿。
“我已聽太太說了,環兒如今是真的好了,我看了也放心些。”她伸手拍了拍賈環的小臂,又轉頭對趙姨娘道,“既然好了,以后可是要好好讀書識字的,不能再虛度了光陰。”
趙姨娘雖點著頭,但也有些不忍心,“才剛好,現下家里的人都識不全,讀書也要等身子好了以后再說。”
探春也是聽說了,如今賈環那病雖好了,但是不識人也不記事,全然白紙一片。
“這是自然,如今先好好養身子,姨娘也不必太過憂心,我先回去了。”探春又坐著與二人說了幾句話,便離開了甘棠院。
賈環看著她離開的背影,想著早間云翹說的話。
原本探春生下來也是養在趙姨娘身邊的,后來賈環生了癡病,探春又是女孩兒更需小心教養。
趙姨娘看顧不過來,賈政便把探春抱到了王夫人房里養著,因幼時便不在身邊,所以探春和甘棠院不算非常親厚,但好歹也是盡了心了。
賈環不免在心中琢磨,如今親姐姐已經是見過的了,只是不知這身子的父親如何。
這個問題在傍晚便有了答案,賈政得信從工部歸家,先去見了賈母,隨后便來了甘棠院。
“老爺”趙姨娘這兩日勞心勞力,一見賈政便更覺委屈,“天可憐見,咱們環兒如今可算好了。”
賈政是個蓄著美髯的高大男子,通身都是在官場奔波的勞累疲憊,眉目間卻帶著幾分對幼子的疼惜,“環兒,我是父親。”
“父親。”賈環知道以后要想在府中過得好,起碼眼前的男子是要好好維系關系的,雖心中不愿,但面上也乖乖叫了父親。
賈政也是有好些年沒聽過賈環如此乖巧地喊他了,恍然一聽彷佛回到了這孩子幼年牙牙學語之時,不免升起幾分慈父情懷,“好孩子,好好養身子罷,日后好與兄弟姊妹們一起讀書。”
怎么一個個都只會讓他好好讀書,賈環心里哭笑不得,只是他此時還什么都不懂,更遑論日后讀書入仕之事了。
不過這話當著老父親的面可不能說,“好,環兒知道了。”
賈政十分欣慰,在甘棠院陪他用了晚飯才回去。
另說起黛玉的老師,便是那賈雨村,他前些年受了甄士隱相助上京趕考,倒也中了進士封官兒做了兩年縣令。
卻因他為人恃才傲物,也亦有貪酷之弊,后被革職罷官。
如今京城復用參革人員,賈雨村前幾年因著林如海之故,護送黛玉從揚州上京入賈府,后來由賈政保鑒為他謀了個應天府知府的差事。
此時他才剛到金陵,下馬上任便碰到了一起難纏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