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自己卻是結結實實受了他們恩情的二十五年
如果不是當時他們的心軟,沒有直接將他殺了,而是送給喬三槐夫婦收養,這個世界早就沒有蕭峰這個人了。
易地而處,他會留下這樣一個異族孩子嗎
蕭峰給不出答案。
汪劍通和玄慈對他有仇亦有恩,他思來想去,最終作出的決定便是他今天來見汪劍通時所說的那樣離開丐幫,從此或隱居山林、或草原放牧,絕不參與宋遼兩國之事。
蕭峰本以為月月會對他作出的決定提出異議,沒成想她竟直接同意了,只提出要陪他一起前往丐幫請辭幫主之位,沒有要求他做任何事。
蕭峰問月月為何如此輕易地同意。
月月反問他他是能繼續待在丐幫,帶領丐幫弟子抗擊遼國;還是能加入遼軍,絞殺漢人
他都不能。
他只愿宋遼兩國能夠和平共處。
蕭遠山當年就是這么想的。
結果呢
妻離子散二十五年。
蕭峰不愧是二十三歲便能統領丐幫,屢屢創下戰功的人物,他一聽月月這么一問,便想到了一種可能。
他們一家在雁門關外被漢人狙擊本就是某些人計劃好的
如此以來,遼國皇帝和太后身邊就沒有了勸阻他們對宋國止戈的人,還能增加宋遼兩國的仇恨
這股不知名勢力所圖的正是讓宋遼兩國重燃戰火
蕭峰回憶宋遼周邊各國,只覺得不論哪國都有可能,連卷入其中的宋遼兩國都不能排除在外
這么一分析,雁門關一役瞬間從蕭家與汪劍通等人的仇恨上升到了國與國之間的斗爭。
如此說來,汪劍通等人同樣是被算計的一環。就算去雁門關伏擊蕭家的不是他們,也會是其他人。
只不過他們是切切實實對蕭家動手的人。
蕭家人若是要向他們尋仇,旁人也沒有能指摘的地方。畢竟沾滿蕭家四口及家將鮮血的武器,是握在他們手中的。
蕭峰分析出這些后,本是希望由月月將他的推測轉達給蕭遠山,他自己前往丐幫總舵請辭幫主之位。
但是月月拒絕接受他的安排,并提出等此間事了,由蕭峰自己說與蕭遠山聽。
就算她一字不落地將蕭峰的分析告知蕭遠山,但是其中包含的情緒是無法做到一模一樣的。
再相似的模仿,也比不得本尊親臨。
何況現在周羲娘仍被冰封在寒潭之中,蕭遠山即便想報仇,也不會在此時離開周羲娘。
依照蕭峰的想法,他原本不打算讓汪劍通知道他已經知曉自己的身世了。一個失去武功的丐幫幫主請辭幫主之位,這個理由再正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