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頭想了想“你今年就種這兩塊田是不我帶牛給你犁田咋樣”
牛犁田那肯定比不上耕地機,一天也就五六畝地。但,宋檀這里也就三畝多不到四畝啊
不然李老頭才舍不得呢“不過我這牛年紀大了,得慢慢犁,你可不能催。”
“兩天給你犁好,行吧”
宋檀笑了起來“行啊太行啦李爺爺,那我也不提錢了,到時候打了米,給您送五十斤吧”
老人家吃的不多,五十斤夠小半年了。
李老頭心里高興極了
現在的年輕人回來,動不動就是錢,也不是說請人干活不能給錢,但鄰居間搭把手有時候總是顯得很生分。
年輕人也不是不愿意多給鄉親們幫忙,但他們也不會啊。
讓他們這群講慣了村里人情的老人,總覺得難受。
還是檀檀這樣好。
再說了,自己種的大米啊那得多香呢
算一算,他有一二十年沒吃到啦
沒想到臨了臨了,還能再吃上。
老牛也似乎察覺出他的歡快,同樣跟著長長的“哞”了一聲,李老頭也拍拍它的頭“走走走,回家過段時間就有好吃的了”
宋檀也在琢磨著
紫云英,綠葉紫花,老牛
絕美素材啊
宋檀早就想好了,只不過如今多了牛,會顯得更有生活氣息。
至于說火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帶貨那必須能
不能帶貨她折騰這干啥呀
她敢保證只要吃過一回,沒人能夠忍住不做回頭客。
自己在后山引月峰種地百十年,除蟲除草提升口味,那手段是學的妥妥的
就不信靈氣種的菜,能沒有市場
而且她打算種的很多蔬菜都是耐儲存的,黑木耳,銀耳更是適合網絡銷售。
現如今的物流又發達到大部分城市只要舍得花錢,都能隔日達,足夠滿足網購的需求了。
那些不耐儲存的,打出名氣后,當地就可以消化了。
她種田,第一是滿足口腹之欲,第二才是賺錢。
至于賺多少,只要能回本,她反而沒什么要求。
這么一盤算,接下來要準備的還有很多呢。
這幾天她得趕緊把拍攝工具準備好,還得再把自己的剪輯手藝撿回來,到時候能不能紅火,就看這波啦
想了想,宋檀站在田邊,手指微動,又悄無聲息的引動了絲絲縷縷的靈氣
那常人肉眼難見的白色霧氣緩慢的融入到田地中,紫云英的綠色仿佛又更上了一個層級。
微風一吹,那朦朧的綠意在此刻越發濃郁。
紫云英的根系在地里迅速抽取著營養,而附著在根系上淡黃色的根瘤菌又在反哺著這片田地。
大自然的生命便是如此。
周而復始,韻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