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兩年,也就勉強不賠本罷了。
如今大環境不好,他甚至都決定,今年再沒有起色,明年干脆進廠打工去吧。
打螺絲釘都比創業有前途
誰知如今就時來運轉了
張華一邊第n次數著自己的打包盒干冰袋和氣泡柱,一邊在心里祈求“老天爺啊叫那姑娘訂單多多的吧我兩年沒這樣開張過了”
就在這時,門口有車停了下來,張華心頭一激靈,趕緊沖了出去,果然就見到那熟悉的皮卡車
還有后車斗里正往下遞筐子的人。
“姐姐,是這兩筐嗎”
宋喬將沉甸甸的筐子抱起,而后小心的往下頭送。
宋檀正在看手機,這會兒頭都沒抬就伸出一條胳膊來隨手一接,而后平平穩穩的放在了地方。
看得張華心驚膽戰這一筐子菜可不輕啊
宋檀又一次確認過訂單
“一共52單,地址都是寧省的,每單重量不一,加起來一共156斤喏,這里我們都稱好了,每把一斤二兩。二兩是損耗。”
然后再動動手,把地址記錄全部發了過去“老板,上次說過五十單上門取貨還給我打折,現在不用你上門取貨,折扣得多一點吧”
張華已經陷入了狂喜。
他先是痛痛快快的點頭“肯定打折肯定打折”
隨后又苦惱起來“要全部都是小件兒,我這邊做主給你打七折沒有問題,可是你這好多都超重了,具體運費還得一一核算”
那可不,最大的訂單一口氣要十斤。
那他還得算算是不是要多分幾個包裹
宋檀也明白“算賬不著急,加上上次剩的,我再給你轉一千。這批貨今天一定要發走,打包也絕不允許出現損耗,等我中午從市區回來,咱們再仔細算這個賬,你看行嗎”
不過她雖然爽快,卻也不打算做冤大頭,為了防止快遞小哥膨脹,宋檀又接著加了一句
“當然了,你這邊折扣要是不吸引人的話,反正我每天去市區的,還不如在市區找人發貨,效率還更高一點。”
張華心頭一激靈“別急,咱們這鄉鎮發貨的農產品,我們公司有一定補貼的。你要是不著急,下午發了貨之后,我直接去你家,一來詳細核算,二來萬一哪天需要我上門收貨,我也認個路你看怎么樣”
小伙子有前途啊
生意可不就是需要這樣的明白人
宋檀點頭“行就這么說定了”
再瞧瞧外頭的天色“喬喬,用稻草簾把剩下的蓋好,咱們該去汽車站了。”
跟貨運的司機就約在汽車站附近,對方好像是客戶的親戚,因此特意囑咐了不用打包,直接送過去就完事兒了。
宋檀感嘆果然還是搞批發省事兒啊。
尤其是,她這批發價格并沒有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