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摔跤這個事,大伙就又有話題了。
一是年紀大了,別的不怕,就怕行動不便還受罪,一旦躺那里不能動,兩三個月人的精氣神就沒了。
二是家里人照顧也辛苦,里里外外這么多活,還被傷患病人拌著腳了不能往外走,隨時得伺候著
躺著的受罪,照顧著的也受罪。
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伙就著這個話題聊起來,都發出了對年齡和身體的唏噓。
但宋檀冷眼瞧著,這一群大老爺們兒嘴上不停說,但該喝酒的喝酒,該抽煙的抽煙,誰也沒把養生當回事兒呢,內心也著實實在無語。
宋有德也喝了杯小酒,這會兒想起比自己年輕的人說沒就沒了,心中一陣唏噓“三成,你既然要去,吃了飯就過去看看,留那里給人家搭把手。”
“不用著急回來,咱家有人呢。原先咱家里過事情,他們家也來人了。得去。”
村里就是這個規矩,倘若別人家有事你去幫忙了,那自個家有事別人也會來幫忙。
當然了,如果這家不給別人去幫忙,那輪到這家,自然也就沒有別人搭把手了。
農村規矩大,講究的也多,不像市區,只要錢給夠,一條龍服務什么都辦好。這邊許多事還得親朋好友一起張羅著才能辦下去。
吃飯的人也都盤算著“這會兒人才走啊,那后天早上得上山了。都是一個村的,原先也都供過禮的,我們就等明天過去拜拜吧。”
云橋村如今還是土葬,土葬的規矩是一大早抬棺上山,但是待客做法事等等,都是在人走的第二天。
這人才剛走,搭靈棚,請道士,準備煙酒茶水,約大廚一系列的事兒多著呢
宋山城也坐不住了,吃了飯將碗筷一放就直接過去“我先去看看情況。”
余下大伙議論著,議論著,又都拿著工具上山了。
開挖掘機的小伙子也不知是張燕平哪里找來的,千里挑一的實誠人物,這會兒見大家都走了,想了想干脆也上山接著干活了。
換做其他的老油條,如果是按天算工的話,不說磨洋工吧,但也絕對不會超時工作的。
他一動起來,大家伙自然也就忙碌了,沒過多久就把這事拋到腦后去了。
村里都是年齡大的,走一個走兩個的,實在也正常。
沒成想不過一個小時,宋三成就又拿著耙子氣哼哼的上山了。
宋檀也帶著喬喬在這里幫忙扒拉石塊碎木頭,這會兒看他爸一臉怒氣,隨著機器的轟鳴作業,她只好抬高嗓門
“爸,怎么回事”
去給人家幫忙的,怎么還這樣子回來了
宋三成一臉的憤怒“別提了這張家的三個兒女真t不是東西”
一說八卦,幾個干活的老爺們兒也都不由來勁了,連忙問道
“咋回事孩子不孝啊”
其中有人就勸道“唉,老宋啊,你也看開點,孩子養大了就飛走了,指望他們能指望得上什么呀”
“就是,一年見不到三兩回,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真要是這樣就好了
宋三成是一臉的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