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宇一覺醒來,已經是八點多鐘了,太陽明晃晃的掛在天空,在院子里轉了兩圈就出了一身的汗。
家里靜悄悄的,他爸背著個深藍色的打藥桶剛回來。
“爸,這么熱,現在還打藥啊”
“得打,開春忙著沒顧上地里,你媽還得采地里的茶葉,茶園菜園里草都長老高了。”
可別說拔草了,他家茶園比宋檀家大多了,十幾畝的地,拔草也不是輕輕一扯就連根拽出來了,那野草的根才扎的深呢,得使老大的勁兒才能拔出來,累的很
而且十幾畝的茶園,兩口子純人工拔,扎扎實實得小半個月,回頭再一瞧得,最開始拔的那幾畝地,野草又長得郁郁蔥蔥了。
還得靠打藥。
畢竟每年春天采鮮葉去市場上賣,干兩個月還能掙萬把塊錢呢
周天宇點了點頭,隨后又問“我媽呢”
周毛柱把藥桶放下,一邊洗手擦汗一邊說道“她去宋檀家茶園了,茶園里有剪下來的茶枝子,得把它運回去。運個車就捋葉子,不過那就是在院子里,沒太陽,有風扇估計得干到十點了。”
“你要餓了鍋里有稀飯,先墊墊吧。”
周天宇有點不樂意“這么熱,咋還讓我媽去干這個呢”
“啥”周毛柱抬高嗓門“連運帶捋的,一天干下來150呢要不是正熱,哪兒有這個價有錢不掙那不是傻嗎”
早上五六點去山上把茶枝放三輪車上,張旺家騎車送院子來。茶枝松散沒捆扎,一般開個七八趟就差不多了。
她們也不累,就是從地里搬車上。就有點熱,出汗多。
接下來,八點半差不多熱了,就能回院子里捋葉子,干到十點鐘。
等下午,四點鐘干到六點半,還不耽誤回家做飯啥的
就這,一天150,真真是高溫,宋檀家不要那老太太搬搬抬抬的,才有這價格
那些不干這個純捋葉子的老太太,一天100。
“要不是你媽還年輕,這活兒都不得讓她干呢。”
我媽還年輕我媽都五十了
周天宇不由無語。
但他想想,心里也怪不是滋味兒的“那你開春給她家炒茶葉,我媽夏天給她捋葉子簡直都成他家的員工了。”
都是差不多同齡人,還是一個村的,他一個月工資就夠買一斤半的茶葉差距咋這么大呢
周毛柱卻嘆口氣“我倒想呢,后山那張旺家就給宋檀家干活,一個月不多,2500,但是包吃”
哎呀呀,要都是前天那滋味兒,要不是為了攢錢,1500他也干
說起這個,真真是羨慕極了“你是沒看到,張旺家開春就跟一腳進棺材似的,簡直沒個精神頭兒。”
“現在呢那臉盤子都圓滿了,氣色別提多好跛腳走路都帶風別提多有勁兒了而且活兒也不重,還能開三輪車”
2500,放村里人來看工資也不高。但問題是,這可是家門口的工作
而且張旺家一個跛腳,能干啥重活兒
備肥,看地看桃看西瓜,騎車運點東西
這不美呢
再看看兒子昨天在家休整一天還沒恢復過來的憔悴臉色,周毛柱不禁有些嫌棄“你倒是一個月一萬多,你攢多少了”
周天宇瞬間縮回去了,支支吾吾
“那邊消費高,還要租房子,水電費,通勤時不時吃個飯人情往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