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南瓜實在太多了。
不,準確來說,多也沒多到那份上。
當初沒有特別劃地來種南瓜,也就是房前屋后種了十幾棵,然后山上地里邊邊角角種了一些。
具體多少,烏蘭是沒數的。
畢竟南瓜這種東西,碰見個荒地撒把種子都不用管,它自己會長。
更不像別人家規模化種植,還要摘芽去頂摘芽兒倒是摘了,全進肚子了。
結果這些南瓜也忒爭氣,長得又大又胖又長,別家南瓜四五七八斤差不多了,她家的這,最小的都有十幾斤一根藤上還結的多。
這一時半會兒還吃不完呢
一個不注意,好多南瓜都瓜熟蒂落,然后在地里開始爛了。所幸發現及時,倒是沒爛多少,切切削削還能吃。
就這,也夠讓人心痛的了。
“哎呀忘了”
老宋家十分懊惱。
七表爺更是可惜打魚前就想著摘些嫩南瓜來炒菜,倒是摘了,結果就吃了那么幾頓,事兒一雜就忘了
這南瓜是見風就長,如今半個月過去,愣是長老了哎呀,嫩南瓜清炒這么好吃,怎么就忘了呢
于是他開始翻騰老南瓜了。
南瓜饃,南瓜餅,南瓜湯,南瓜飯,南瓜燉肉
好吃是真好吃,但是大家如今被養刁了嘴,連吃幾頓后就提了意見“七表爺,做點別的吧”
七表爺自己也吃膩了,作為大廚,他幾十年沒這樣連續幾頓都一種食材了蟠桃也遭不住啊可是這南瓜太多,個頭太大,隨便一個二三十斤,一家十幾口人,愣是消耗不動
除了挖掘機小伙兒初來乍到,每天哐哐三碗飯不帶挑的
“檀檀啊,要不南瓜賣了吧好吃還是很好吃的。”烏蘭看不得糟蹋糧食。
這也就是住在旮旯角,沒什么左鄰右舍,不然給鄰居們人情往來送一送,倒也是情理之中的。
宋三成就琢磨著,打算給村里送一送的家里其他人頂多是同一種食材吃挑嘴了,可對于宋三成宋有德他們這輩人來說,原先肚子餓就靠南瓜紅薯來頂饑荒,如今一兩頓倒還好,頓頓吃,那真是胃里都火燒火燎的。
不是南瓜不好,實在是年輕時候吃傷了。
結果被宋檀攔住了東西味道太好了,村里人輕易吃著了,下回再有什么成熟人家主動來問怎么辦
倒不是說村里人愛占便宜,只是宋檀對自家的東西有信心這么好吃,不可能吃上一回就消停了吧
鄉里鄉親的,下次來問,自家是給還是不給給的話,回回這樣給,那怎么受得住
不給的話,那就更不合適了。
可如果提錢,先別說在村里這樣合不合適,就說最低二十一斤的價格,以現在村中留守中老年的消費觀來看,他就是夜里口水淌濕枕頭,也不一定舍得這個錢的。
還是喬喬問道“既然吃不完,那可不可以蒸兩個送給幾個寶吃啊,他們可愛吃熟南瓜了”
別的不說,就大王那個頭,干掉一個還是沒問題的。
七表爺瞬間又振奮起來“誰說吃不完來來來,都給我削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