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萬」
宋檀的嗓門陡然大了起來
雖說兩三萬塊錢對比她的三百畝地不算什么但這僅僅只是一套地膜啊
「就非得用嗎」
好不容易賺到的二十萬,桃桃寶那邊還沒完全到賬呢,這幾天已經快要花干凈了。
湯曉東擠眉弄眼「搞農業還想搞品質,是這樣的啦地膜還是要的,銀黑雙色的能保墑,也就是保溫保濕,還能驅除蚜蟲,減少雜草買吧,前期投資少不了的。」
宋檀也嘆息一聲「道理我都懂,就是花錢心好痛啊還要買什么一起說吧」
「那可就多了」
三個學生圍了過來,人手一個小本子,七嘴八舌「黑糖多多的買,家里之前備的不夠。」
「米糠、油粕、骨粉、魚粉、有機石灰各來三百斤吧我們得制點兒厭氧發酵肥,減少連作障礙,順帶后期追肥補肥下底肥。」
「大的粉碎機都運山上去了嗎」
「那幾個發酵池如果能用了,先多燒些草木灰吧」
「不行不行現在村里衛星監測了,不讓燒」
「那怎么辦支書呢你得申請啊咱們綠色農場少不了這個總不能草木灰還要買吧」
鑒于大環境如此,
「我倒是能介紹地方賣」
「別急別急,山上山下廚房慢慢積累著,差不多也夠用了」
「唉,落葉抓緊收集啊田野在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活兒。他一開學,好像立刻就缺人手了」
「我也覺得唉這干活的人也太少了」
「儲存桶都準備夠了嗎」
宋檀頭大如斗,余額歸零,只能寄希望于盆子里的冬瓜條,還有地里沒長出來的紫蘇了。
此刻,正在麻木拌石灰水等待泡冬瓜的張燕平,突然覺得肩膀更沉了。
也就是從這天起,老宋家又一次進入了忙碌的農時。
當然了,最忙的其實是宋檀。
像她這樣的負心人,如今山上不結果的桃樹,和只剩尾茬兒瓜的西瓜藤,早就不受寵愛了。
地里的菜,因為最多只能堅持一兩個月,每晚也就是去陪三寶四寶的時候,她湖弄著給一點子靈氣。
真正大頭的,一是茶山,二是板栗因為靈氣分配緊張,甚至夏天產量不算高的黑木耳和銀耳都沒舍得多給
反而直接分給紫蘇和艾草了。
「嘖。」她在深更半夜里嘆氣到底什么時候山上才能種出成片規模來啊
她現在已經可以將靈氣融入水中,原本是打算,萬一宋教授他們追根究底,自己就用山上開出來的幾處泉眼圍出的蓄水池來融靈氣,通過灌既
這樣既可以慢慢浸潤土地,也可以省下自己夜夜奔波勞苦,還可以慢慢讓所有人覺得,就是自己家的地好風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