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怡年紀小,可是會看臉色,一看奶奶和媽媽又說話不太對勁,她想了想,小聲說道「媽媽,喬喬哥哥怎么不來了我想吃喬喬哥哥送過來的菜和西瓜。」
孫燕燕眉頭一皺「跟你說了不能喊哥哥。」都差著輩分呢。
毛麗聽了這話也瞬間同仇敵愾起來「就是子怡,奶奶跟你說了,以后咱們和他家沒有關系地里種幾個菜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說起這個,婆媳倆都很有怨言。
「老頭也是,宋檀不就會哄人嗎空口白話的說要給蓋房子,就讓咱們掏錢」
「他也不想想,他都這么大年紀了,蓋房子有什么用老家的房子誰還要」
那山溝溝里,再過一百年拆遷都拆不到那一片去。
毛麗只要不對上孫燕燕,
講起話來還挺有水平的,最起碼都是宋大方的知心話
「老頭兒當初把你送進城里來,搞得好像你能混到現在這樣都是靠家里人的,張嘴就是要錢蓋房子他還以為你天天在這吃香喝辣的啊」
「哪有當爹的這么不體諒自己孩子的。」
宋大方臉色沉沉這說的可不就是他的心里話但講的越多,他越是有點難堪,因為老爺子蓋房要大伙兒兌的錢也不多
但此刻,他也只是皺緊眉頭「好了,別說了。」
一邊還催促道「趕緊的,學海你該出門了,不然今天回鄉路上要堵車的。」
又催毛麗「你問問婷婷走到哪了幾點到啊吳遠在旁邊,有些話咱不好說。你就提前跟她說一下,這回回來不用去鄉下看她爺爺了。」
人與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比如此刻,大姑宋紅梅早早的收了攤子,回家就張羅出來好幾個塑料袋子,并一個買菜時軟磨硬泡來的破口塑料菜筐。
她搬著空空的菜筐下樓,里頭還有好幾個團的紅紅黑黑白白的塑料袋,看得小區鄰居嘖嘖稱奇
「紅梅,人家過節都往家里搬東西,你這怎么還拿個空家伙啊」
紅梅雖然摳,但也不至于這樣啊
宋紅梅卻是笑得得意「哎呀,還不是我那弟媳婦兒,平時有點什么東西就叫孩子送過來,這過中秋呢,我本來說不去麻煩了,他們這段時間農忙也辛苦」
「她非不干非得讓我去,還說讓我多拿些袋子過去,地里的菜一堆堆的都吃不完哎呀,這在農村就是舒坦,吃點啥自己種,不比咱們天天去菜市場花錢省心多了」
這話一說,鄰居們迅速就有了話題「哎喲,你這弟媳婦兒,是那兩個常來的孩子的媽吧」
「我就說呢,孩子長得俊,爹媽肯定差不了就看他們回回不空手的過來也知道,大梅這親戚,可以」
這就是大姑的為人藝術了,她摳歸摳,占便宜歸占便宜,可該說的好話那是一句也不會省。
這不,這大過節的,整個院子里都是一陣樂呵,全無半點糟心。
等兒子把車停到門口,宋紅梅上車了就又開始扒拉「我昨兒叫你搬上來的那幾個瓶子呢」
「在后備箱。」兒子朱令旗好奇道「媽,你弄那些大罐子干什么」
宋紅梅就嘆口氣「這都是我蛋餅買醬送的罐子。檀檀不是說家里的西瓜醬做好了讓帶幾瓶走嗎」
「打量我不知道呢,她那瓶子也是掏錢進回來的,給自家人多可惜啊咱家有這種免費的大罐子,干啥不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