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早晨的八點半,太陽已經亮堂起來,遠處山間的霧氣還沒消散,但宋檀這個低調卻已經到位的廠房,卻已經正式開始了第一次被使用
只見院子里的涼棚下,一筐筐的棕色板栗包還有零星板栗堆的滿滿的。五位大嬸們各自拿著剪刀聊著天過來,進了院子就是瞪大眼睛一聲驚呼
“哎喲這么大呢”
可不么
這大院子在山這邊,以往都是荒山野地,還難爬,老頭老太太扒柴禾都不往這邊走。如今乍一看,了不得
老宋家干大事業啦
“恁大的院子,比我前年去那玩具廠還大”
“樓倒是沒人家車間大,不過也了不得哦這得多少人上班才能滿”
老阿姨們是天生的八卦好手,好奇心遠超當代年輕人,此刻趁著烏蘭還沒過來,趕緊的就在這無人的廠房其實還是有的,王小順和蔣師傅到處看看。一時間,空曠的大院子里充滿了他們的嘖嘖嘆息。
不過,也就大概轉了下,很快,張旺家就騎著三輪車過來了。
三輪車直接騎進院子里,跟著過來的還有烏磊,他戴著厚厚的手套,下車就熟門熟路的拎著滿滿當當的筐子然后往板栗堆上一倒,再把空筐子摞在一旁。
張旺家也戴著手套幫忙收拾著,一邊還笑道“你們這一天100呢,咋還磨洋工呢等會兒我就得跟烏蘭說說。”
嬸子們哈哈笑了起來“好你個張旺家,這山上不吭不哈的蓋這么好的大廠子,你都不跟咱們說一聲啊回頭是不是得在咱村里招工一個月給多少啊”
他們倒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沒想過會這么大。
張旺家平日跟著老宋家一起吃飯時倒也不是沒聽過只言片語,只是他以前不愛說話,如今也不是那多嘴的人,這會兒就含糊著
“那我咋知道,村里活么,能有啥工資不工資的估計就跟我一樣,兩三千頂天了。”
兩三千不少了哇
嬸子們激動起來“一個月兩千五,一年也能有三萬塊錢,還不用去外地吃不好睡不好”
“那肯定還是有點少的,就是我今年都57了,打工再沒有廠子要了,除非是那人人都不愿意去的廠”
可換句話說,別人都不愿意去,她57了也不一定樂意去啊
這么對比著,這活兒真挺好的
雖說還沒講要不要招固定工,可那么大的廠子,不至于一個村里人都不要吧
一時間,大伙兒干活的心都昂揚起來
拉板凳的拉板凳,拿筐子的拿筐子很快,大伙兒就帶著手套拿著剪刀,熟門熟路的鉗過來一只板栗包往腳下一踩。
而后剪刀的刀刃順著縫隙卡進去,再往相反方向一掰
三顆擠擠挨挨飽滿圓潤的大板栗就露了出來。
而錢老板和王老板順著山路下來,遙遙看到這邊的大廠房,也忍不住跟了過來,而后站在門口再次猶豫道
“你說,老王啊,這板栗咱不要真可以嗎我這錢都準備好了,現在心里空落落的。”
“誰說不是呢。”
錢老板也難過“可你想想,人家小宋老板倒沒瞞著,說是可以做糖炒栗子賣可咱往哪兒送啊那超市能賣幾十塊錢一顆的桃,可他愿意要百十塊一斤的糖炒栗子嗎”
四十塊錢收,得請人工得包裝,還得有證有許可